光荣岁月——米格-19(MiG-19)简史(6)
SM-9/2
原型机,机鼻进气口经过加长
飞行试验表明 SM-9/1 时速比米格-17F 快 380 公里,升限要高 900
米。
-待续-
Part1 Part2 Part3
Part4 Part5 Part6
Part7 Part8 Part9
光荣岁月 ——米格-19 简史
石丁
Part1
米格-19“农夫”A
在解决了 SM-2 的大部分缺陷后,苏联航空工业部在 1954 年 2
月17日下令批量生产该机,这就是著名的米格-19“农夫”战斗机。苏联航空工业部给该机的代号是“型号 25”,而米格-19
仅是其的公众代号,在官方的生产序列和其他文件上,该机都被称作“型号 25”。

SM-9
直接导致了米格-19 的产生,米格-19 采用了整体座舱盖,并无上面这架 SM-9 的座舱盖隔框
虽然此时 SM-9/1
原型机却还未完成厂试和国家验收,但是苏联空军对超音速战斗机的迫切需求使得苏联不得不在完成这种飞机的所有试验之前就将该机投入了批量生产。随着生产的展开,苏联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批量生产并装备超音速战斗机的国家。
苏联航空工业部下达的第一批 50 架米格-19 的生产任务交给了位于下诺夫哥罗德的
GAZ-21 飞机厂和新西伯利亚的 GAZ-153 飞机厂,GAZ-21 飞机厂是二战前建成的,曾生产过著名的波利卡波夫 I-16 和拉格-3 战斗机,而
GAZ-153 厂是在战争期间建成的雅克-7 和雅克-9 战斗机的生产厂,该厂以著名的苏联飞行员瓦列里·茨卡洛夫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