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上空的空战——米格-21对F-4B
越南上空的空战——米格-21对F-4B
作者:天龙米格-21战斗机与F-4战斗机同属第二代战斗机,所不同的是米格-21是一种轻型战斗机,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而F-4是一种重型战斗机,并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即远战能力)。两种飞机的机动性能相差不多。所以除远战能力外,两机在近距缠斗中是半斤八两。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差距甚远。
第三次、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主战飞机是F-4,而阿拉伯各国的主战飞机是米格-21,在空战中以军F-4飞机击落米格机100架,幻影III击落米格飞机230余架;而阿拉伯各国的米格机仅击落F-4飞机2架、幻影III4架,其中还包括巴基斯坦空军人员驾驶米格-21击落的一架幻影III(这也是巴空军喜欢米格-21飞机并在日后力主采购中国歼-7飞机的主要原因)。于是人们便认为F-4要远强过米格-21。
然而在越南上空,使用米格-21的越南空军在与使用F-4C、B的美国空、海军的作战中,却是胜多败少,这至少是扭转了人们认为米格-21无法与F-4作战的看法。为何同样飞机,在不同地区的运用中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距?关健还是人的因素。客观讲(仅从静态性能对比)米格-21机动性能略好一点,但远战能力、续航能力、综合作战能力方面F-4要强于米格-21。但在空战中要取胜对方还取决于飞行员空中指挥能力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水平的高低。
下面这例米格-21对F-4B的战例,就可提供你客观认识空战的一些线索。
1967年10月29日下午15:27,越空军从内排机场起飞2架米格-21战斗机,高度6000米,航向195度,向南定方向出航。到达指定空域后,越机下降高度至5000米,发现正前方下方4000米高度有4架F-4B战斗机。越长机命令僚机投入攻击,自己掩护。当越僚机在转向美机尾后过程中被美长机组发现,美长机组随即以左转水平盘旋机动,破坏越僚机的导弹发射条件。同时由于美长机转弯后,两个双机前后距离较远,使美机僚机组又咬住了越军向其长机组攻击的僚机。越长机除一方面通报僚机注意警戒和脱离外,一方面跟随机动,暂未投入攻击,在一旁警戒指挥僚机动作,以视情支援。
越僚机在攻击中见被美僚机组咬尾后,在长机指挥提醒下,也以水平盘旋紧紧咬住美长机组,与其展开水平缠斗,在双方飞机性能差不多的情况下,双方均较难获得发射导弹的有利条件。当越机僚机与美长机水平缠斗第一圈时,美僚机组向其发射了4枚“麻雀III”空空导弹,均未命中。双方水平缠斗两圈,越僚机突然反转增速拉高到8000米,在升高过程中美F-4B僚机组迅速进入追击,越长机发现后,即刻支援,在上升中咬住美僚机组后,在距离1500米,高度7000米,时速1。25M,发射一枚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击中美僚机1架,另一架 随即下降高度,向海面退出。被击中起火的美机向海面坠落,飞行员跳伞后被美海军救走。越双机安全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