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岁月——米格-19(MiG-19)简史(30)
莫斯科中央航空航天博物馆展出的 MiG-19SV,注意没有翼根机炮
其他的减重措施还包括取消 TP-19 减速伞和 RV-2 无线电高度仪及其翼下天线,为了飞得尽可能高,飞机内安装了 KKO-1
供氧系统。此外换装了推力为 3,300 千克力的 RD-9BF 发动机,由于该发动机发热量极大,为了满足冷却需要,米格局在机身后部开了 4
个大型冷却空气进气口。一些后期生产的米格-19SV 采用了改进的 RD-9BF-2 发动机,米格-19SV 飞行性能与米格-19S 相近,最大速度比米格-19S
快 30 公里。
减重后的米格-19SV 的全重 5,580 千克,比标准型的米格-19S 轻了 230 千克,在发展 SM-9V 的同时,苏联开始研制
VSS-04A 高空抗荷服,这种飞行服穿起来非常不舒服,并且使飞行员行动不便,但是这却是飞行员在 25,000
米高空生存的必备装置,因为在高空,一旦发生坐舱泄漏的降低紧急情况时,飞行员会因压力迅速降低而丧生。尽管这种飞行服是专为 SM-9V
配套研制的,但是很快米格-19S 也开始装备这种飞行服。
SM-9V 于 1956 年首飞,飞机由试飞员康斯坦丁.K科金纳齐和弗拉基米尔.A.内夫耶多夫驾驶进行了厂试。随后 SM-9V
以米格-19SV 的编号进行了小批量的生产,1956 年 12 月 6 日,试飞员 N.I.库罗沃科金驾驶飞机飞到了 20,740
米高度,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而这时 CIA 已经开始使用 U-2 对苏联进行侦察了,到 1960 年 5 月鲍尔斯驾驶的 U-2
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被击落时为止,U-2 共进行了大约 30 次侦察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