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岁月——米格-19(MiG-19)简史(34)
和其他一些项目同时展开。对与米格设计局来说,该计划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将沉重的
RP-1“祖母绿”(北约代号“扫描罐”)雷达安装到飞机头部。该雷达由两个分体雷达组成,搜索雷达使用安装在进气道隔板上的 AR-18-16
天线,锥形扫描雷达使用安装在进气道上唇的 AR-18-1 天线。两个天线均由 AR-18-9 电机驱动。整个雷达系统由两台 GSR-SA-6000A
发电机供电。
第一架装备雷达的 SM-7/1 原型机是由那架 SM-9/1(“农夫”A 的原型机)飞机改装而成的。该机的机头加长了 360
毫米,采用了与米格-19PF 相似的雷达罩。

SM-7/1 原型机
1954 年 7 月,SM-7/1 从米格局的实验工厂出厂(仅比 SM-9/1 晚几个月)并被立即运往茹科夫斯基,同年 8 月 28
日,试飞员弗拉基米尔.A.内夫耶多夫驾驶该机首飞上天。厂试一直持续到 1954 年 12 月 15 日,共进行了 43
次飞行试验。试验期间飞机内部做了不少改动,而唯一的外部改动就是将右舷天线杆的位置向后移动了一些。
与没有武备的 SM-7/1 相比,SM-7/2 在两侧翼根处各安装了一门 NR-23 机炮及一块小炮口防焰板。此外,SM-7/2
还安装了一块前减速板,机身上部增加了一个进气口和一个天线杆,垂尾前缘延伸鳍也加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