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机的诞生——记米格-21(MiG-21)的发展过程(23)
由于米格-21PFM(94 号机)新型截击机投产,侦察型就在新型机基础上做工作,这时,垂尾见面积加大,改用向右开启的座舱盖和 KM-1 弹射座椅。全套设备均沿用米格-21PFM
的。这样,起飞重量增至 8,100 千克,由于重量增大和有外挂,飞机在
13,000 米高度的最大平飞速度下降到
1,700 公里/小时,但仍然很高。升限
降至 15,100 米,不带副油箱航程 1,130
公里,带副油箱航程 1,600 公里。侦察
型机以此状态投产,代号米格-21R(“94”R 号机),1965~1971 年一直由高尔基城工厂生产。
侦察型的动力装置初期与截击型完全一样,即采用 R-11F2S-300 型发
动机,后来与歼击型一样,对发动机作了改进。
侦察型的武器装备为两枚 R-3S
近距导弹或两个 UB-16-57(UB-32)火箭发射器,为攻击地面目标,亦可带 S-24 型火箭或两枚炸弹。两个副油
箱通常挂于两侧挂架,为增大续航时间,两个内侧挂架通常卸去。
米格-21R 型机可挂 R 和 D 型吊舱,两者内装设备不同。米格-21R
是苏空军装备的第一批除装备光学侦
察设备外,还装有电子侦察设备的侦察机之一。
R 型机外销许多国家,埃及空军对 R 型又作了改进,于机身腹部装上了航空照相机,外盖带透明窗孔的整流罩。
-待续- 一代名机的诞生
——记米格-21 的发展过程
转载于《国际航空》1994 连载
Part1
在 70 年代中至 80 年代初,西方各航空报刊经常报道苏联米格-21
比斯歼击机,当然也把它与美国的 F-16 战斗机进行比较,画出了许许多多的曲线和其他图表,西方观察家们借此以证明 F-16 优于米格-21 比斯。
不过,西方专家们所进行的这种比较是不公平的,要知道,F-16
是第四代战斗机早期的代表机种,而米格-21 则属于第三代后期的战斗机。 米格-21 早期 4 种批生产型的技术数据和性能 型号 米格-21F 米格-21F-13 米格-21PF 米格-21PFM 投产时间 1958 年 1959 年 1960 年 1963 年 动力装置 R-11F-300 R-11F-300 R-11F2-300 R-11F2S-300 额定推力/加力推力(千牛) 3,880/5,740 3,880/5,740 3,950/6,120 3,950/6,175 机长(含空速管)(米) 15.76 15.76 14.5 14.5 翼展(米) 7.154 7.154 7.154 7.154 机高(米) 4.10 4.10 4.125 4.125 翼面积(米²) 23.0 23.0 23.0 23.0 空重(千克) 4,819 4,871 - - 正常起飞重量(千克) 6,850 7,100 7,750 7,820 最大起飞重量(千克) 带副油箱 7,320 7,570 8,770 9,080 带 FAB-500 炸弹 8,376 8,376 - - 最大允许飞行速度 带 R-3S(K-13)导弹,不带副油箱(公里/小时) 5,000 米 1,100 1,100 1,100 1,100 12,500 米 2,175 2,175 2,175 2,230 爬高时间(分)/高度 7.5/18,500 米 13.5/19,000 米(带导弹) 8.0/18,500 米(不带导弹) - 实用升限(米) 19,000 19,000 19,000 19,000 最大航程(带 R-3S 导弹和副油箱)(公里) - 1,580 1,900 1,670 起飞滑跑距离(米) 900 900 900 900 着陆滑跑距离(开阻力伞)(米) 800 900 850 950 武器装备 机炮 2XNR-30(2X30 发) 1XNR-30(1X30 发) - Gsh-23(装于 GP-9 炮舱) 导弹或火箭 16XS-5M/S-5K 2XR-3S 2XR-3S 2XR-3S 炸弹(千克) 2X500 2X500 2X500 2X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