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败者为王——诺斯罗普/麦·道 YF-23“黑寡妇II”战斗机(20)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F/A-18 的主起改装的;前起落架则是直接用 F-15 的;座舱设备照搬了 F-15

的,但只装上了必须的仪表,包括多功能显示器在内的一些昂贵而非必要的设备则全部取消;虽然空军已经在 1987

年宣布取消采用反推的要求,但诺斯罗普并未修改原始设计,于是使得 YF-23A

的后机身(特别是发动机舱)明显大于实际需要的尺寸,当然也带来了额外的重量和阻力;只设计了主武器舱(挂载 AIM-120

导弹,当时并未考虑对地攻击),格斗导弹舱甚至只停留在纸面上。YF-23A

机上也没有装备任何非必要的航电设备(包括雷达、电子对抗系统等)。按照诺斯罗普/ 麦·道的计划,完整的航电系统将装在威斯汀豪斯的

BAC-111

飞机上进行测试。虽然说空军提供的经费不足,但诺斯罗普这种省钱法必然会对后来的评估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后机身和格斗导弹舱的问题,牵涉面较广,工作量大,增大了研制风险。在空军看来,就是我花了钱,但是还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大约

10 年后,波音在 X-32 上重蹈覆辙,试飞设计与目标设计不一致成为 X-32 落选的主因之一。而对于 YF-23A

来说,最后空军宣布其失败的官方理由之一就是研制风险大。就实际情况而言,其风险主要不是来自这里,但诺斯罗普的省钱法毫无疑问是为此作了一定的“贡献”。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0页/共54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