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败者为王——诺斯罗普/麦·道 YF-23“黑寡妇II”战斗机(17)
年开始研制的性能均衡、廉价的 F-5 系列对美国空军毫无吸引力,倒是比较合中小国家的胃口。接下来的 P-530
眼镜蛇方案根本无人问津,P-530 衍生出的 YF-17
在 LWF 竞争中败给了 YF-16。虽然 YF-18 在海军 VFAX 计划中扳回一局,但主承包商却变成了麦·道。F-5 的最终衍生型
F-20 在出口竞争中再次输给
F-16A。在前面提到的 XST 计划中,诺斯罗普的验证机又输给了洛克希德。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诺斯罗普赢得了 ATB(先进技术轰炸机)计划,这得益于它自
30 年代以来就一直在研究的飞翼布局。

第一代“闪电”:被称作“双身恶魔”的洛克希德 P-38战斗机。该机在远程作战和对地攻击中表现出色,其最出色的战例莫过于击落山本五十六座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