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败者为王——诺斯罗普/麦·道 YF-23“黑寡妇II”战斗机(19)

F-15S/MTD
的试飞结果促使美国空军放弃了对反推的要求,但却增强了对推力矢量控制的信心。注意该机的二元推力矢量喷管,后来 NASA
利用该机改装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进行主动控制技术验证(F-15 ACTIVE)
1988 年,国防预算削减迫使美国空军将战术战斗机联队的数量从 38 个减少到 35 个。但在当年提出的空军未来换装计划中,ATF
的采购数量仍维持 750 架不变。根据计划,全尺寸发展阶段将于 1991 年开始,第一架全尺寸原型机将于 1993 年交付,1996 年
ATF 将装备部队,并以每年 72 架的速度交付使用。不过到了 1988 年底,空军对进度表作了调整,将 ATF
时间表延长一年,在进入每年 72 架的全速生产阶段之前,将低速生产 24 架 ATF 用于小批试验。
1989 年 8 月,美国空军发表全尺寸阶段的需求草案。10 月 6 日,装备采购委员会批准:ATF
原型机研制工作的终止日期向后推迟 6 个月,整个竞争试飞阶段结束日期也因此推迟到 1991
年中,全尺寸发展阶段则顺延一年。空军同意将方案需求报告的发布日期由 1990 年 10 月底推迟到 1991 年 4 月,并在此时作出
ATF 选型的最后决定。
在研制过程中,诺斯罗普再度发扬了它节俭的风格(也许该称作天性?),按照验证机的标准来制造两架 YF-23 原型机:主起落架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