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格——E-150 验证机与歼-8(4)
1962 年 1 月 25 日,也就是首飞 18 个月后,官方测试全部结束。E-150
在此期间换装了 3 台发动机,无奈地证实了开发中的 R-15 发动机的不可靠
这种机型与米高扬的早期设计在外形上有很大差别。从头到尾几乎笔直的圆柱形粗壮机身使得机翼和垂尾看上去显得很小。在尾喷口前面有四个开口,让人以为
E-150 像瑞典 Saab-37“雷”式一样装了特殊的助推装置,而它们实际上是用来冷却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辅助进气口。其安装已经在
E-4 和 E-5 的验证机(即米格-21 的前身)上加以完善的小展弦比三角翼,前缘
60°后掠角。驾驶舱盖非常小,有点类似竞赛飞机。舱盖前半部通过绞链安装在前方机身上,舱盖与背鳍连接处有两个明显的闭锁装置整流罩。其起落架与米格-21
的非常相似,前轮向前收起,主轮向内收起。在收回时,主轮绕起落架旋转 90°然后收进机翼跟部(基本与米格-21 相同)。

可以比较 E-150 明确地看到它的布局,它采用非常有特色的三角翼布局。该布局在 E-5/6
上已经完全成熟,本图为 E-5E-150 有巨大的机头环形进气道,其内是复杂的多级式激波锥。在机头锥里安装“飓风”5B(Uragan
5B)火控雷达,尖端有一根巨大的空速管,为此,它获得了一个绰号——“独角兽”。为了改进飞机的方向稳定性它采用了双腹鳍。燃料储存在 5
个油箱中,总油量 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