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格——E-150 验证机与歼-8(17)
在 E-152P 机头两侧留有安装鸭翼的装置,尽管这个想法在米格-21 上试验成功,但是
E-152 最终还是没有采用在 E-152P
设计初级阶段还研究过不同的导弹挂装方式,包括在新增加的翼稍小翼折角处的下面安装双联装导弹挂架等古怪的设想。但基于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力学的考虑,人们仍然选择了传统的翼下挂架。E-152M
仍然与它的前代一样,因为发动机问题不能投入生产。然而“竞争”者对它的工作早已经虎视眈眈。以同样的操作要求为目标,苏霍伊设计局设计了
T-37 重型截击机。设计工作在 1958 年就已开始。它也一样是围绕着 R-15-300 涡轮发动机进行的(尽管仍将留里卡 AL-11
发动机作为备选)。它看起来与 E-150/152 系列也非常相似,与 E-152 一样有着肥大的桶状机身,前缘后掠
60°的三角翼,机尾很小。进气道和雷达有着复杂的弧线。发动机的气流由机身前端活动着的进气道环口控制。四个大型带风门的辅助进气道直接装在驾驶员座舱前面。但和米高扬的截击机不同,T-37
有一个向后滑动的气泡式座舱罩,能为飞行员提供更好的全方位视角,前起落架则是向后收进的。和 E-150/152
系列的另一个区别在于飞机用了相当大比例的钛合金。后机身几乎是一整块焊接的钛合金,发动机维护或更换时可以移动。加力燃烧室由八个装着弹力门的辅助进气道进行冷却。两枚
K-9 导弹装在翼下挂架上,由 TsP 雷达指引。1960 年 2
月,原型开始装配。但此时国家航空装备委员会却命令取消了这个项目,飞机甚至还没试飞就被拆毁。直至折腾到 1965
年,防空军得到了一架既不是米高扬也不是苏霍伊的远程截击机,这就是使用的 AL-7F 发动机,拥有更充沛动力的图-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