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9 超级轰炸机(57)
1943 年,马里亚纳还处于日本的控制之下。1943 年 5
月华盛顿英美议上恩斯特.金海军上将首先提出了征服马里亚纳的计划,但当时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与日军在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做殊死争夺,无力实施计划。1943 年 9
月马里亚纳作为 B-29 基地的战略价值得到认知,1943 年 10 月 4
日,阿诺德将军向联合作战计划参谋部提出要尽可能快地夺取马里亚纳。在此后的两年中,在太平洋战场爆发了惨烈的战斗,目标只有一个:为 B-29 夺取更靠近日本的基地。
1944 年 6 月 11 日,美国海军开始了为期 4 天的对塞班岛持续炮击轰炸。15 日海军陆战队登陆塞班,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的艰苦作战后,超过
3,000 名美军和 24,000 名日军战死,7 月 9 日美军宣布占领塞班。7 月 20 日和 7 月 23 日海军陆战队又登陆关岛和提尼安,8 月 9
日美军夺取了整个马里亚纳群岛,为 B-29 取得了至关重要地基地。
夺取塞班岛后,立即对日本阿斯里托(Aslito)机场进行了扩建,此时岛上战斗还在进行。为了纪念 VT-16 TBF 中队指挥官罗伯特.H.埃斯里(Isely),机场建成后命名为埃斯里机场。
1944 年 3 月 1 日第 21 轰炸机司令部在烟山机场成立,负责指挥击马里亚纳基地的所有 B-29 作战。8 月,海伍德.S. 汉舍尔少将出任第 21
轰炸机司令部指挥官。第 73 轰炸机联队(第 497、498、499 和第 500
大队)将进驻塞班埃斯里机场,此时埃米特.奥道尼尔准将接替查普曼上校担任联队指挥官。
1944 年 10 月 12 日首架 B-29 由汉舍尔少将亲自驾驶飞抵塞班。到 11 月 22 日,埃斯里机场已经有超过 100 架 B-29。第 21
轰炸机司令部的使命是通过一系列的白天高空精密轰炸破坏日本的航空工业,但是第 73 联队的机组缺乏执行此类任务的实战经验。1944 年 10 月下旬到 11
月初,为积累实战经验,B-29 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术空袭。10 月 27 日,18 架 B-29
轰炸了特鲁克岛的日军设施,此次行动中有四架超级空中堡垒由于常见的发动机故障而退出,打乱了战斗编队。在 10 月 30 日和 11 月 2 日 B-29
又两次轰炸了特鲁克岛。
在查明新的威胁后,部署在硫磺岛的日机在 11 月 2 日对埃里斯机场进行了低空突袭,摧毁了地面的几架 B-29。11 月 5 日及 11
日美军报复性轰炸了硫磺岛,但战果不大。和马特豪峰行动中表现的一样,B-29 不适于执行战术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