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梅塞施密特小传(10)
1934
年德国空军正式发出标书,希望生产一种新的单座轻型战斗机取代已有的老式双翼机,米尔西起初甚至没有向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发出正式邀请。但是梅塞施密特利用自己的关系网终于为公司获得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20 年代末到 30
年代初,是一个航空技术大发展的时期,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比如受力蒙皮,全封闭的座舱,可以降低着陆速度的前缘襟翼,大幅提高飞行速度的可收放起落架等等。梅塞施密特和鲁泽尔两人在研究了所有的方案之后,大胆的把所有可以用到的先进技术,统统使用在了这架小巧的战斗机中。结果是产生了一个革命性的成果,一举奠定梅塞施密特在航空界声望,它就是
Bf
109。

1935 年 5 月首飞的 Bf 109 一号原型机,使用英国罗尔斯罗伊斯的灰背隼发动机
Bf 109 的表现引起了另外一位空军高层人物的关注,他就是乌迪特。乌迪特在一战时打下
62
架飞机,在德国是仅次于里希特霍芬的空战王牌。一战结束后,乌迪特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希特勒重建空军后是戈林把他拉进了空军,并委以重任。在刚看见
Bf 109 的时候,他起初并没有为之所动,甚至怀疑它是否能够进行空战,但是当他看到 Bf 109
的试飞,并且自己亲自驾机试飞之后,立刻被它迷住了。他甚至亲自驾驶它参加了 1937 年在苏黎世举行的飞行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