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维尔的利剑——三角翼的 F-102 与 F-106 截击机(21)
进行仪表飞行训练的
F-106B
F-106B 战斗教练型共生产了 46 架(国内一说为 63 架),空军为每一个 F-106A
中队配备数架这种飞机。所以,F-106A 型加上 B 型的总产量为 323 架(国内一说为 320 架)。
1959 年 12 月 15 日,一架 F-106A 在爱德华空军基地的试验航段上将飞行时速提高到
2,455.736 千米,从而创造了新一轮世界速度纪录。次年,生产型中的一架 F-106A
又从爱德华基地起飞、在到达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大厦上空以后,再调头飞抵汀德尔基地。在不补充燃油的情况下,完成 3,860
千米全自动操纵长途飞行,用实例证实了该机优异的飞行操作与导航性能。
1987 年 9 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兰利中心调用一架
F-106B,用于试验“涡襟翼”,以研究受控涡对未来先进技术战斗机的影响。有关试飞一直持续到 1988 年。
F-106 同样采用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其机翼和 F-102 极其近似,但去除了翼刀。前缘后掠角
60 度 06 分,仍带有弯度并呈锥度扭转。翼根的弦长长达 9.07 米!所以机翼的展弦比仅为 2.198。相对厚度不到
4%,是一种非常适宜超音速飞行的“狭长薄三角翼”气动升力面。机翼的构造采用了 5
条锻造合金钢大梁和化学铣切整体蒙皮,这是当时一种高比强度的坚固的机翼设计,同时也为机翼整体油箱的应用提供了条件。在机翼的后缘,只有蜂窝构造的升降副翼,而没有通常概念的襟翼和调整片,这也是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高速飞机常用的气动布局。
F-106 的垂尾和 F-102 差别很大,前者已从 F-102
的纯三角形改为非对称的梯形,且前后缘均后掠,而且前缘的后掠角要更大一些。由于顶端作了切角处理,所以垂尾的高度反而减少了 0.3 米。与 F-102
一样,垂尾根部后端同样是一对可以打开的空气阻尼板,着陆减速伞还是收纳于此中。
母容置疑的是,F-106
的机身也是按面积律蜂腰形状进行设计的,而且收得更细一些。由于调整得当,机尾已经不再需要安排面积率整流罩(即一对鼓包),从而使得整机看上去更加“干净利落”和更加流线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