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骜不驯的烈马---马丁B-26“劫掠者”(13)
寇蒂斯 AT-9 教练机
甚至在大机翼的 B-26 问世之前,军队和马丁改进训练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训练基地的事故率开始下降,在一个月之内达到了很低的水平。杜鲁门委员会最后撤回了停产 B-26 的建议。但是 B-26 恶名却留下了,学员仍然相信 B-26 是死亡陷阱的传言,只有少数毕业学员申请驾驶 B-26。

双生兄弟
B-26B 和 B-26C 可以说是“劫掠者”家族中的双生兄弟,区别仅仅是产地不同。其中 B-26B 仍在巴尔的摩中央河生产线生产,B-26C 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Omaha)新建工厂生产。
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政府已经感觉战争的阴云,着手大规模扩充美国的航空工业。做为该计划的一部分,政府建造了一系列完善的飞机工厂并租给制造商以满足军用飞机生产的需求。其中大多数工厂设立在偏远的中西部和西部的州,目的是防止德国的袭击。奥马哈工厂建立在克鲁特堡(Fort Crook,现在的 Offut 空军基地),租给马丁用于生产 B-26。1942 年 1 月 1 日新工厂正式移交马丁。
为了尽快使 B-26 投入作战,马丁奥马哈改装中心也紧邻克鲁特堡而建。1942 年 3 月该中心开始运转,任务是改装巴尔的摩生产线新下线的飞机,使其符合军方最新的规格,使“劫掠者”更适合作战。
另外,福特汽车公司在密西根州迪尔伯恩(Dearborn)新建的红河发动机工厂(River Rouge engine plant)按许可证生产普拉特&惠特尼双黄蜂发动机,提供给马丁的“劫掠者”生产线。
1942 年 5 月首次露面的 B-26B 是“劫掠者”家族中产量最大的型号。B-26B 的护尾机枪由早期型的 1 挺增加到两挺 12.7 毫米机枪,每挺备弹 800 发。由于空间的缩小,尾机枪手没有了座椅,一般是跪姿操作。尾部的改动使飞机全长增加到 17.75 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