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狂鲨——道格拉斯 A2D“天空鲨鱼”涡桨舰载攻击机始末
碧空狂鲨 ——道格拉斯 A2D“天空鲨鱼”涡桨舰载攻击机始末
Griffin Wang

概念的提出 二战末期,受英国和德国成功研制喷气战斗机的刺激,美国海军感到有必要立即展开新一代攻击机的研制工作。在大战期间,美国的数家飞机制造商曾向提交过几种活塞式攻击机的设计方案,但时任海军航空办公室主任的阿尔弗雷德•普赖德认为活塞发动机的性能已接近极限,而没有采纳这些方案。 海军要求新式攻击机不仅能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与对方喷气战斗机对抗,而且还拥有足够的航程载荷,要达到这样的性能,新飞机必须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将动力提升至现有活塞发动机的
2 倍。当时的活塞发动机的动力提升空间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新飞机的要求,只有涡轮发动机方能符合新式飞机的需求。于是在 1945 年 6 月
4 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指示海军航空办公室发展以涡轮发动机为动力的攻击机。 海军打算为新式攻击机配备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而非纯粹的涡轮喷气发动机,这是因为海军认为涡桨发动机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早在 1939
年,海军就预计到纯粹的涡喷发动机因存在种种缺陷而难以应用于航母之上:首先是当时的喷气发动机推力较小,起飞滑跑距离较长;其次是早期的喷气发动机只有在一定的高度和速度下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性能;第三是喷气发动机燃油经济性不佳,大大限制了飞机的航程。相比之下,涡桨发动机不仅有着可与涡喷发动机相媲美的强大动力,而且还拥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出色的低速飞行性能。涡桨发动机的这些优点十分适合对起降性能和初始爬升率要求苛刻的舰载机。正是出于上述考虑,海军航空办公室于
1945 年宣称:“至少对海军飞机的使用而言,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可能是一种比纯粹的喷气发动机更为合适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