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洛耶什蒂上空的“黄头雪茄”——IAR.80(8)
IAR.80 投产后,罗马尼亚人立刻发现武器装备成了严重的问题。原型机只装备了两挺比利时制造的 Fabrique Nationale 7.92mm
机枪(勃郎宁 30 倍口径 7.92mm 机枪的许可改型),这样可怜的火力配备在实战中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量产型上准备将机枪数量增至 6 挺。然而,1940
年德国对比利时以及其他低地国家的入侵使得 FN 机枪的供应被迫终止。而罗马尼亚国内又没有合适的机枪。最终,IAR.80
的生产竟然由于缺乏武器装备而陷于停顿。直至 1940 年 11 月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国阵营后,德国才终于同意恢复供应机枪。由于这一拖延,首批量产型的 IAR.80
直到 1941 年 1 月才正式下线。但是,恢复后的机枪供应仍不能完全满足装备飞机的需求,因此量产型 IAR.80 仅装备 4
挺机枪。此外,量产型还安装了新的供氧系统。首批 IAR.80 战斗机交付罗马尼亚空军后,飞行员普遍反映该机发动机功率不足,而且火力贫弱。这两个问题成为始终困扰
IAR.80 性能的核心。为解决发动机功率偏低的问题,从量产型第 21 至第 50 架换装了 960 马力的 K14-IV C32
发动机。但对于火力太弱的问题却暂时无法解决。

IAR.80,注意机翼的两挺机枪
IAR.80A
1941 年 4 月,德国进一步放宽了 FN 机枪的供应限制。机枪供应危机的缓解,直接导致了 IAR.80A 型的出现。该型按照原先的设计安装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