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洛耶什蒂上空的“黄头雪茄”——IAR.80(4)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设计研发小组运用在 IAR.24

运动飞机项目上取得的下单翼设计经验,开发了一种具有可收放起落架和改良发动机的新型战斗机。然而,空军决策者似乎已经习惯在两者的竞争中作出即定的选择——PZL 凭借

P.11 的改良型号 P.24 又一次胜出。与 P.11 不同,P.24

仅供出口。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后者火力增强,座舱封闭,机体结构得到强化,适合于装备功率直至 1,000 马力的发动机。罗马尼亚进口型号 P.24E 安装新的

930 马力 K14 C36 发动机,武器为 2 门 20mm 厄利孔机炮和 2 挺 7.7mm 勃郎宁机枪。P.24 总共交付罗马尼亚 50 架,其中前 6

架由PZL生产,剩余的由 IAR 生产。

PZL.24

所有的这些挫折似乎意味着 IAR 即将出局。然而事实恰恰相反,IAR 得到了许多实际制造 PZL

飞机的合同。同时,他们也包揽了所有发动机(各型许可生产的“土地神”-罗纳星形发动机)的生产。因此尽管 IAR

的一系列竞争设计方案均未投入生产,但由于实际生产订单不断,使得 IAR 不但没有出现财政危机,相反还有充足资金用以继续支持进行各项飞机设计。这大概就是 IAR

国有化的优势所在。

脱颖而出的国产设计

在与 PZL 不断竞争的同时,由 Ion Grosu 博士领导的设计小组一直在研究新的战斗机设计方案。他坚信由 IAR.24

第一页    上一页    第4页/共21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