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洛耶什蒂上空的“黄头雪茄”——IAR.80(7)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IAR.80 原型机

尽管原型机在试飞中也暴露出一些小问题,但都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得到了修正。为改善动力状况,IAR.80 换装了新的 930 马力 K14-III C36

型发动机。由于 C36 发动机稍重于 C32,IAR.80 延长了机身以适应重心变化。而多出的机身空间使油箱容量增加到 100

加仑。另外,机翼面积也相应增大,尾翼部分取消了尾撑。由于发动机后部空间加大,座舱被移到了更靠后的位置,看上去显得有些古怪。外形上不顺眼的地方往往就是影响性能发挥的症结所在。座舱过于靠后带来了负面影响,即飞机在地面滑跑阶段飞行员根本看不见机首前方状况。为改善驾驶员前方视界,座舱罩被改成了水泡形。

当时从德国引进的 He 112 刚刚开始在罗马尼亚空军服役,经过现代化改装的 IAR.80

原型机便与其展开了竞争测试,其结果将决定空军后续大批订单的归属。尽管 He 112 在某些方面的设计更为先进,且拥有更强大的武装(2 挺机枪 2 门 20mm

机炮),但 IAR.80 在其他方面则完全胜出。罗马尼亚皇家空军对 IAR.80 的出众性能印象深刻,随即在 1939 年 12 月 18 日订购了 100

架。而竞争失败的 He112 则在交付最初 30 架后,被取消了后续订单。

罗马尼亚空军的 He 112B-1

IAR.80 家族

IAR.80

第一页    上一页    第7页/共21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