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163 “彗星”(12)
右图:SG500 发射示意图
致命的燃料
Me 163 的 T 液箱里装的过氧化氢的浓度很高,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一旦接触到有机物,比如皮肤,在几秒钟内就会被灼伤,其表现类似于浓硫酸。所以 Me
163 的飞行员都得穿上一种特制的防护服,但这种防护服并不保险,因为其所使用的材料(具体是什么材料有多种说法:PC、PVC
或是尼龙)有很多微孔,过氧化氢仍可以渗透到皮肤。着陆时的地面冲击经常会导致燃料箱破裂并引起爆炸,空战中燃料箱被击中也会带来可怕的后果。为了防止燃料腐蚀燃料箱,每次使用后都要将剩余的燃料排放掉,并用大量清水冲洗燃料箱。此外,飞行员必须一直戴着氧气面罩,因为
C 液箱挥发出的肼是一种剧毒气体。
Me 163 出击
1944 年 5 月 13 日,EK 16 的指挥官斯帕特(Späte)少校(之后成为 JG400 的指挥官)驾驶一架全红色的 Me 163
出击,这是最初的作战记录,但没有任何战果,之后的几个月里有不少零星的出击记录,但同样没有任何战果。
1944 年 6 月 28 日,6 架从布兰迪斯(Brandis)起飞的 Me 163
截击了由正飞向鲁纳-茅瑟堡(Leuna-Merseburg)炼油厂的轰炸机群,Me 163 甚至没有击中目标。
1944 年 8 月 16 日,5 架 Me 163 出击拦截超过 1,000 架美军轰炸机,有一架 Me 163 被 B-17 尾炮击落,另一架被
P-51 击落,没有轰炸机被击落。
在 1944 年 8 月 24 日,Me 163 成功击落了 4 架 B-17。
1944 年 9 月 11 日,I/JG400 的 7 架 Me 163 截击了由 1,131 架轰炸机和 900 架护航战斗机组成的编队,有 3 架
B-17 被击落。由于此后零配件和燃料供应十分短缺,出击记录变得越来越少。根据美军的记录,有时只有 1、2 架 Me 163
起飞截击。更糟的是,盟军地面部队的逼近使得 Me 163 的转场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如果目的地不太远的话,Me 163 能自己飞去,否则就要靠 Me
110之类的飞机牵引,或是干脆坐火车,途中有不少牵引机被击落。
I/JG 400 宣称一共击落了 9 架轰炸机,自己被击落了 14 架 Me 163,而 JG400 总的击坠数不会超过 16
架,己方的损失可能数倍于此。可能德国人自己也想不到,他们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打造的这个高科技产物会如此不中用,甚至在投降之前都不觉得有自毁的必要,以至于盟军虏获了不少被弃置的
Me 163。和其它德国的前卫发明一样,Me 163 一直受技术瓶颈的制约,但是正是这个早产的“彗星”,为战后三角翼飞机和 X-1 计划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