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史:胡须眉毛睫毛的故事(3)
狼女:女人也长胡须?大都命运悲惨
比较常见的女子胡须是地中海地区各民族的女子上唇的绒毛或者老年妇女荷尔蒙平衡被改变以后长出的硬毛。女人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络腮胡终究是一种病症,学名为“多毛症”(Hypertrichosis),民间传说中毫不含蓄地将这些不幸的女人称为“狼女”(Werwolffrauen,Wolfsfrauen)。长胡须的女人总会引起周围人的关注,所以不仅在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可以寻到其踪迹,在整个医学史以及日常生活史中对此也都有记载。在中世纪的欧洲,亚当·冯·不来梅(Adam von Bremen,11世纪)首次以文学形式为长胡子的女人形象立下纪念碑。他描述了位于芬兰和爱沙尼亚之间的一个传说中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生活着长胡子的女人和长有狗头的孩子,他们不说话,而是嗥吠。
在古代,希波克里特(Hippokrates)在他的文章中描写了一个停经后长出胡子的妇女。尽管当时他还并不了解荷尔蒙这个概念,但是他却已经将女性的荷尔蒙变化与长胡须的可能性联系起来。妇女在绝经期后变得多毛,这是一个医学上的事实,而卵巢被切除的妇女也会经历同样的命运。然而根据当时医生的论点,不但绝经是导致体毛增多的原因之一,而且据他们猜测,过度禁欲也是导致长胡子的一个原因。当然,在这里是指脸上零星地长出毛。至于女孩和妇女长出络腮胡,他们猜测可能还另有原因。他们首先认为,这是上帝对于母亲在受孕时的错误行为的惩罚。那时的人们认为,如果女人在性交时淫荡地幻想并非自己丈夫的长胡须的男子,那么就可能在孩子身上产生这种负面后果。这种惩罚理论的依据是:狼女的兄弟姐妹都很健康,并且狼女的孩子也并不总是有这个缺陷。法国的宫廷外科医生安布鲁瓦兹·帕雷(Ambroise Paré,1509—1590年)曾经对这种现象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他以类似的方式对其原因进行了描述(但是其观点并不含惩罚的意味):“在受孕之时,其母亲曾炽烈地注视着挂在床上方的披着毛斗篷的神圣施洗者约翰的画像。”
这些不幸的孩子中只有极少数存活下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由于缺少照料而夭折,很少能够活到青少年或者成年。这些孩子的父母都以生了这样的子女为耻,他们主观上认为,这些孩子使他们想起自己的某项罪孽。到了16世纪,有关这类孩子的书面证明增多了,但是公众对于这些被称为怪物的孩子的否定态度却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除了道德上的厌恶之外,在文艺复兴时期,淫癖式的好王公贵族中还出现了一种观奇,他们为了这些人间“尤物”不惜花费大量钱财,从畸形中牟利的前景拯救了这些来自贫穷家庭的不为社会所容的孩子。在成为时尚的艺术珍品陈列室中,统治者不仅开始收集死的物品,还收集活的稀罕之物,侏儒及长胡子的女孩和妇女均属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