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中国外交: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无需谈判(3)
受苏联政府之委托苏联外交部副部长
安德烈·葛罗米柯
一九四九年十月二日二十一点四十五分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在第一时间宣布与国民党政权断绝外交关系,承认了新中国,新生的人民政府自然非常高兴。10月3日,周恩来亲自起草了给苏联政府的复电:
莫斯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先生:
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很荣幸地收到阁下本年十月二日来电关于苏联政府决定建立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深信苏联政府具有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今天又成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友邦,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感到无限的欢欣。我现在通知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热忱欢迎立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
周恩来
一九四九年十月三日于北京
苏联排第一
事实上,早在1949年1月底至2月初米高扬访问西柏坡期间、1949年6月至8月间刘少奇访问苏联时,苏联都曾表达过这一个意思:愿意第一个与中国建交。加之,在中国建国前,有传闻英国会很快承认新中国政府,所以,苏联采取了最快的速度建交并派罗申火速起程到任中国。
无疑,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热忱欢迎,同时,在苏联的影响力下,准确地说,在葛罗米柯副外长来电之后,社会主义阵营内许多国家在10月初即断绝了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呈现出一个承认新中国的高潮。
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些兄弟国家都处于一个共同的社会主义阵营,所以,在与中国建交的问题上,也显出了一些论资排座的现象。其中有些国家与中国建交的时间,还颇有些戏剧性。
以捷克为例,捷克在收到毛泽东建国公告和周恩来外交公函后,曾问过苏联自己什么时候与中国建交。斯大林令苏联外交部答复:建交当然可以,但要等到我们与中国建交公报见报之后。
显然,阵营领袖的气势高人一等。
与苏联"领袖气质"相符的另一宗与中国建交的请示,斯大林是这样答复的:苏联10月2日与中国建交,10月3日,朝鲜向苏联通报要与中国建交时,斯大林的回复变成了"当然可以,越快越好"--在苏联与中国建交之后,一些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能够迅速地与中国建交,很好地显出苏联在这些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和号召力。
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无需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