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贪史 (12)

分类: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王春瑜 主编
出 版 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字数:版次: 1页数: 共两册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2007420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从各个朝代的贪污状况、监察制度、法律监督机制、廉政措施、诏令与奏议,以及反贪成效等方面,系统地梳理了自先秦至清朝的贪污腐败状况、反贪工作的轮廓和脉络,总结了中国古代贪污腐败和反贪工作的规律:王朝初期狠抓反贪,中期后反贪斗争渐渐有名无实,末期贪污腐败猖獗、民不聊生、王朝覆灭,这也正是历代王朝兴亡周期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本书版本采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王春瑜,江苏省建湖县人。1937年生于苏州。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63年毕业于该校研究生班元日明清史专业,获得副博士学位。在上海师范大学任讲师。1979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工作。 1988年晋升研究员。担任《明史论丛》主编,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多年来主要研究明代政治史、社会生活史,并研究清初及其他王朝商业经营史、政治史、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历史学概论》、《明代宦官》(以上合著)、《“土地庙”随笔》、《明朝酒文化》、《明清史散论》、《古今集》、《牛屋杂俎》、《喘息的年轮》、《交谊志》、《续封神》、《铁线草》、《今古一线》、《漂泊古今天地间》《老牛堂三记》、《老牛堂札记》、《庙门灯火时》、《新世说》等;主编《中国反贪史》上下册90万字、《中国反腐败史话》10册、《中国小通史》10册,其中《中国反贪史》获得第13届中国图书奖。
目录
序言
上卷
第一章 先秦时期
第一节 上古三代贪贿的萌芽
一、“大道既隐”,贪人出现
二、“三代”国家政权及贪贿和反贪的特征
三、早期倡廉勤反贪贿的政治伦理
第二节 春秋战国贪贿与反贪的发展
一、 春秋时期列国间的贪贿
二、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內的贪贿
三、 春秋时期反贪拒贿的义举
四、 战国时期的贪贿与反贪
第三节 反贪贿暴敛的思想文化
一、 揭露、谴责贪贿
二、 揭露、抨击淫逸暴敛
三、 树立清廉勤政的典型
四、 反贪贿暴敛的文学
附录 略述先秦时期监察状况
第二章 秦汉时期
第一节 短命的秦皇朝
一、 秦朝的建立与灭亡
二、 秦朝的监察机制及其运作
三、 贪贿与急政
四、 法家政治文化中的反贪意识
第二节 在辉煌中赶向灭亡的西汉皇朝
一、 西汉的建立与灭亡
二、 西汉的监察机制厦其运作
三. 黄老思想指导下的前期吏治
四、 贪污横行与汉武帝加强反贪力度
五、 愈演愈烈的赍贿风
第三节 与腐败为伍的新皇朝
一、新朝曲监察机制厦其运作
二、新政宾施中的贫贿风
第四节 在外戚宦官擅权中导向灭亡的东汉皇朝
一、 东没的监察机制厦其运作
二、“退功臣、进文吏”政策下的前期吏治
三、 风毛麟南的循吏
四、 外威、宦官芟替檀权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
第四章 隋唐时期
第五章 五代十国时期
下卷
第六章 宋辽西夏金
第七章 元朝
第八章 明朝
第九章 清朝
后记
书摘插图
上卷
第一章 先秦时期
第一节 上古三代贪贿的萌生
一、“大道既隐”贪人出现
贪污贿赂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划分的社会而俱来,它植根于阶级剥削的土壤,可以说它是剥削制度的一种变异形式和补充。
原始社会共同生产,均衡地分配生活资料,没有私有观念,不知阶级为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