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秘史

分类: 图书,历史,民族史志,
作者: 余大钧 译注
出 版 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字数:版次: 1页数: 620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0204672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蒙古秘史》又名《元朝秘史》,其于史学上之重要地位,治蒙元史者固然推崇备至,即治魏晋史者,亦视为珍宝,读之惟恐不深。 该书是以传说的英雄诗为骨干,写成的一部成吉思汗和其同伴们的英雄史诗。
内容简介
《蒙古秘史》是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学古典名著,用畏兀儿体蒙古文撰写,共282节,因蒙元时期秘藏内廷而得名。本书记录了成吉思汗先祖谱系、传说及事迹,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汗(元太宗)的事迹,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古代游牧狩猎诸部落,尤其是蒙古诸部落的社会发展、社会组织、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制度、社会心理、风俗习惯、原始宗教信仰、习惯法等方面的原始资料,也是研究蒙古族的起源与形成,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汗的历史,大蒙古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最重要的基本史料之一。作者据《四部丛刊三编》本等不同版本校录,并作必要的注释,以方便读者阅读。本书版本采用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
余大钧(1936~2006),浙江宁波人,蒙元史专家,曾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目录
卷一(第1—68节)
卷二(第69—103节)
卷三(第104—126节)
卷四(第127—147节)
卷五(第148—169节)
卷六(第170—185节)
卷七(第186—197节)
卷八(第198—208节)
卷九(第209—229节)
卷十(第230—246节)
卷十一(续集卷一,第247—264节)
卷十二(续集卷二,第265—282节)
《蒙古秘史》研究参考文献
附录:明初音写、译注本《元朝秘史》总译
书摘插图
卷一(第1—68节)
第1节
成吉思汗1的根源2。
奉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他的妻子豁埃•马阑勒3,渡过大湖4而来,来到斡难河5源头的不儿罕•合勒敦山6扎营住下。他们生下的儿子为巴塔赤罕。
注释:
1成吉思汗——“成吉思”一词,有各种不同解释:
甲、拉施特释作“最坚强、最强大”,认为“成吉思汗”意为“最坚强、最强大的汗”,也就是最高君主或王中之王。
乙、《蒙古源流》、《蒙古世系谱》等蒙古史籍上都说:鸡儿年(1189年)铁木真二十八岁即位于克鲁伦河畔的前三天,每天清晨有一五色鸟飞来啼叫“成吉思”、“成吉思”之声不止,以此啼声为祥瑞,遂取此声为汗尊号。十五、十六世纪所撰察合台语《成吉思汗传略》中也有“一只鸟飞来,叫着‘成吉思、成吉思……”’的记载。又,欧阳玄所撰《进金史表》有云:“念彼[金]泰和以来之事迹,涉我圣代[指蒙元]初兴之岁年。[元]太祖受帝号于丙寅(1206年),先五载而朱凤应。”(见附录)帖木真称帝于1206年,“先五载”为l201年鸡年、金泰和元年,这一年帖木真联合王汗战胜了札木合为首的十二部联盟军,出现了“朱凤应”的祥瑞,与五色鸟啼“成吉思”声的传说相似。总之,在古代蒙古人的传说中认为“成吉思汗”的尊号来自五色鸟啼“成吉思”声,这一传说由来已久。
丙、俄国学者班咱罗夫说:萨满教把“光的精灵”叫做“哈吉日•成吉思•腾格里”,“成吉思汗”尊号即由此而取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