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天空中的“秘密武器”——飞行游戏与 Do-335(5)

座舱内部 弹射座椅
机头发动机
通过了初步测试后,V1 被运到德国空军的瑞奇林试飞中心(Rechlin
Erprobungstelle)进行更广泛的官方评估。虽然在高速状态下发现有些纵向不稳定的窜动,但参与测试的飞行员对其操纵性能、机动性,尤其是加速性和回转特性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飞机没有结构上的大问题,这样的双发布局也不难掌握,只是后向视野不佳和起落架强度不足就成了批评的焦点。当时道尼尔方面根据其高速性能将
Do 335
命名为“箭”(Pfeil,即英文的Arrow),不过长鼻粗身的样子使得飞行员们更喜欢形象地称之为“食蚁兽”(Ameisenbaer,即英文Anteater)。
1943-44 年的冬春时节,多架原型机也陆续出厂,在奥伯法芬霍芬(Oberpfaffenhofen)作进一步测试。其中对 V2(CP+UB)和
V3(CP+UC)作了些小改进,包括调整燃油冷却器通风口的位置,优化座舱罩外形并加装后视镜,重新设计主起落架舱门。V4(CP+UD)原计划作为双座夜战-全天候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