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飞翼的短暂研究(2)
HK1
无尾翼滑翔机,与常规飞机比,飞翼具有无可比拟的升力/重量效率
1938 年初夏,在伊藤研究所的机场里进行了首次试飞,研究所首席试飞员安冈驹好以“无法操作方向”为理由拒绝飞行,因此由 3
级滑翔机飞行员岛安博担任试飞。同年 12 月,岛安博开始接受训练-主要是在茨城县(东京附近)的鹿岛砂丘上进行模拟飞和在柏机场进行的汽车托曳飞,而同时工厂对
HK1 进行了细部修整。训练一直持续到 1939 年 8 月,9 月 6 日开始正式飞行。10 月 22 日,HK1 进行了 1,000
米高度的曳航飞行,试飞非常成功。直到 1940 年 3 月,共进行了 116 次曳航试飞。

从托曳机上拍摄的 HK1
军方听说试飞成功的消息后,曾多次派遣陆军航空技术研究所全体成员到津田沼机场参观,最后提出购买 HK1,并要求萱场制作带有发动机的型号。因此从 1940
年 4 月开始 HK1 的飞行改在陆军立川技术研究所的机场进行,但陆军飞行员在试飞过程中坠毁,宣告 HK1 无尾翼滑翔机的破灭-它共进行过 182
次成功飞行,其中 1938 年 12 月 15 日至 1939 年 8 月 29 日在津田沼、鹿岛砂丘和柏机场飞了 53 次,1939 年 9 月 6 日至
1940 年 3 月 7 日在津田沼飞了 116 次,1940 年 4 月 5 日至 1940 年 4 月 16 日在立川机场飞了 13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