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飞翼的短暂研究 Cliff 上 下 HK1(萱場 1 型无尾翼滑翔机) 日本最初的飞翼样机是由萱场资郎、日野熊藏
1985年,在郑天挺先生的影响下,南开大学冯尔康先生出版了《雍正传》一书,揭开了国内“雍正热”的序幕。1986年,左步青先生汇集了21篇论文,出版了《康雍乾三帝评传》。1988年,计红绪和王云高合著的
近代中国曾饱受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凌和压迫,这个过程从中英鸦片战争起,持续了百年有余。这期间列强对华侵略形势历经变化,几个主要国家大多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分别扮演过主角;而从总体侵华力度之强劲、发
20世纪70年代,大量西方史学流派传入日本。年鉴学派因为引发了日本史学界观念上和方法论上的大变革,尤为引人注目。在日本的中国明清史学界,“地域社会论”的概念作为对西方新史学话语主要是年鉴学派的回应,逐
日前,日本丰子恺研究界传来消息,熊本大学西槇伟先生在东京内山书店发现丰子恺书信6封,为丰子恺寄给内山完造及其家属的信件。 当年内山完造夫妻在上海创办的内山书店曾经吸引过不少文人学者,丰子恺也经常光顾
早在唐朝时期,日本就向中国递交过国书,而不是像日本一直以来所强调的“从未向中国递交过国书”。而且在唐朝时期,不仅日本的律令来自中国,甚至一些详细的法规细则也完全抄自唐朝——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对于日
人民网东京7月29日电记者柳晓力报道:由人民日报社和朝日新闻社共同主办的“中日文化交流论坛·遣唐使研讨会”,今天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马一虹发表题为“中国学界对日本遣唐使
中日考古学者通过共同研究发现,距今两万年前,中国华北的角锥形细石核技术曾传播至日本九州地区,该发现为研究中日古代文化交流提供了最新证据,其成果将在近期出版的日本《旧石器研究》杂志上发表。 一项
据美国《航宇日报》2月14日报道日本防卫省和工业界计划研发一种具有先进隐身特征的发动机,以摆脱对美国第六代战斗机的依赖,后者将在本世纪30年代服役。 日本工程师为他们提出的这种发动机设计了能够避免反射
日本文学博士内藤湖南先生以昭和九年(1934)六月二十六日病殁京都,享年六十有九。先生为彼邦漠学耆宿,治中国史卓然有所建树,新进学子多出其门下。先生自言,早年颇热心于*,又常有志研究日本文学及艺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