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伯 JAS-39“鹰狮”(Gripen)全解析
“鹰狮”全解析 许云峰
相关资料:瑞典战机:SAAB
JAS 39 鹰狮
细品鹰狮
Part1引言萨伯(Saab)公司的“鹰狮”飞机几乎是创造了一项奇迹。它在所有的高度上都具有超音速的能力,可以从粗糙的道面上起飞,采用了集成化的航电设备,使飞行员具有良好的空情警觉性,设计时考虑了尽量缩短外场使用时的复飞准备时间,外场只需要少量维护人员。“鹰狮”飞机的机身较小,无论从气动力还是从结构来讲,都是高度复杂的。研制背景70 年代后期,当瑞典空军编制“鹰狮”飞机的技术要求的时候,是准备用它来替代
Saab-35“龙”和
Saab-37“雷”的,着重强调飞机的“变用途”能力和飞机的空中优势能力,因此命名为
JAS-39
战斗、攻击、巡逻机。“变用途”是指飞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改变用途的能力;“多用途”要求飞机在执行任务之前按照特定的任务进行配置。JAS-39“鹰狮”飞机的主要目标是截击接近瑞典海岸的外国飞机,并对入侵的敌机给予还击。当时,华沙条约国和北约成员国的飞机经常进人瑞典的领空。具体来讲,瑞典空军希望寻求一种能够对抗苏联的
Su-27“侧卫”及其改型机的飞机。据瑞典情报部门预测,在“鹰狮”飞机的服役过程中,Su-27
飞机是它可能遇到的最大的威胁。由于俄罗斯距瑞典的最近点只有
200km,“鹰狮”飞机不必要设计成为一种大型的双发飞机——这一点不同于同时代的其它飞机。这种轻型单发的设计方案的直接优势是减少了飞机的成本,“鹰狮”飞机的出厂成本只有“台风”或“阵风”的三分之一,但同样具有良好的机敏性和较小的雷达截面。较小的机身也降低了飞机的耗油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