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伯 JAS-39“鹰狮”(Gripen)全解析(5)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从左到右依次是:2102 2105 2107 2108 2110 2111 构型,最后 2110 演化成“鹰狮”初始布局Saab2110 方案最后发展为 JAS-39,它采用了鸭翼+三角翼布局和侧置进气道。侧置进气道的方案受到了许多观察家的批评,但是,Saab

公司认为,该机的机身较长,足以平滑飞机迎角引起的气流畸变。另外,通用电气公司的 F404-400

发动机也是一种气流适应性较好的发动机。项目的早期研究表明,机腹进气道(像洛马公司的

F-16

飞机那样)并不适合机身较小的飞机。首先,这种布局的飞机前起落架过于靠前,使前后轮距过小,地面操纵性变差。另外,这种布局限制了机身中线外挂物的长度,存在严重的外来物损伤的威胁,产生发动机无法承受的气流畸变,飞机正面的雷达特征信号过大。

“鹰狮”最终外形三面图Saab 公司最后得出结论,采用纵向不稳定和近距耦合的鸭翼+三角翼设计可以获得良好的机动性、加速性和短距起降能力。这是一种能够满足 JAS-39

飞机三种主要用途的理想构型。在初始设计过程中,曾经考虑过采用二维矢量喷管,以提高飞机的机敏性和短距起飞降落能力。但是,对 JAS-39

来讲,最主要的需求是尽可能简单而廉价的缩短飞机的滑跑距离,要实现这一点,可以使前翼和升降舵产生向下的力,并在 4

个机轮上都采用刹车装置。因此,JAS-39“鹰狮”最后没有采用矢量推力。

第一页    上一页    第5页/共24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