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绝对空优——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F-15 鹰战斗机发展史(27)
米高度、M0.85~M0.95 速度范围内进行 6G 或更大过载的机动时,机翼会出现颤振现象。为了改善颤振特性,机翼翼尖切去了大约
0.8 平方米左右,形成现在所见的切尖设计。
在低空进行双机飞行表演的 F-15。可以清楚地看到机翼平面形状为中等后掠角切尖三角翼为了改善飞机亚音速性能,F-15
采用了前缘固定锥形扭转设计,而没有采用当时已经得到普遍应用的前缘机动襟翼——这种设计主要是从重量、制造工艺和系统复杂性方面考虑的。由于
F100 发动机推力相当高,即使固定锥形扭转将导致飞机超音速阻力增大,根据计算,F-15
的超音速性能仍可达到空军的指标。权衡利弊之后,麦.道决定放弃前缘机动襟翼的选择。而 F-15
放弃后缘机动襟翼,则是由于后缘襟翼放下以后,增加的配平阻力超过了因此减小诱导阻力所带来的好处。机翼采用高达 3
的展弦比,配合较小的根梢比,有利于推迟翼尖分离,明显减小了机翼诱导阻力;同时较大的展弦比提高了机翼升力线斜率,改善了机翼升力特性。这和能量机动理论中减阻增升的要求是一致的。当然,展弦比增大,超音速零升阻力系数也增大,增大了跨/超音速的波阻。这个缺点,则利用强大的发动机推力和其它方面的设计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