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战斗机之争―――F-14D“超级雄猫”与 F/A-18E/F“超级大黄蜂”的比较
超级战斗机之争
―――F-14D“超级雄猫”与 F/A-18E/F“超级大黄蜂”的比较
作者:保罗 盖尔科瑞斯特
鲍伯 克里斯
原载:美国《飞行月刊 Flight Journal》2002 年 2 月号
编译:纽卡
译文载于《较量》第 7 期
特许转载自 www.tomcat521.com
网站
编者按:几乎所有投入服役的美国军用飞机都会遭受非议并引起争论,F/A-18E/F
“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更是如此。这次我们的两位专家会来说明为何他们认为超级大黄蜂并不是海军未来所需的战机,而他们的个人背景将会加重论点的分量。
美国海军少将保罗.盖尔科瑞斯特在 1985 年退役之前,有 33
年的舰载机飞行经历,超过 6,000 小时的飞行记录,飞过 75 种不同飞机,在 16 艘航母上着舰 962 次。越南战争期间,保罗曾驾驶 F-8
“十字军”战斗机在东京湾执行过 167 次战斗任务,并获得了 17 次战斗奖章。他不但指挥过舰载机中队、航空联队,还曾统帅过整个太平洋舰队的空中力量。
鲍伯.克里斯则是一位专业的航空工程师,于 1951
年进入格鲁曼公司工作,先后参与设计制造 F9F-6、XF10F-1 和 F11F-1
等飞机,以及停留在计划中的垂直起降反潜水上飞机、陆军的摩霍克战场观测机,另外还包括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和 TFX。同时鲍伯还主管了登月舱的地面模拟测试,以及导航和控制实验。从
F-14“雄猫”战斗机研制计划开始直到 1971 年,他都是项目工程主管,此后继续担任 F-14 的发展项目主管。
在本文中,保罗.盖尔科瑞斯特和鲍伯.克里斯都认为
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并不能算是“超级”战斗机,用它来取代
F-14D“超级雄猫”战斗机是错误的。在当前反恐的大环境下,这两位“重量级”专家的分析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长久以来,美国海军航空兵内部就一种实用的“深入阻断战斗轰炸机”的需求争论不休,焦点便是
F-14“雄猫”战斗机与
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不过,关于“深入阻断”的定义本身往往随论证的需要而被改变,人们仅仅只是拿它来支持自己所支持的战机而已,真实战场所给出的需求定义反而被忽略了。
经历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好好的定义什么才是“能深入敌方境内进行攻击作战的战机”。现在美国的许多作战对象的周边国家往往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使得我们的战机必须绕道执行任务,在性能发挥到极限的情况下作战。而美国向来依赖航母作为基地,那么就拿打击阿富汗的目标来说,哪一种舰载战机会更有优势呢?显然,久经考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