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战斗机之争―――F-14D“超级雄猫”与 F/A-18E/F“超级大黄蜂”的比较(10)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6.F-14

还必须进行有效的隐身改进,我们称为“探知隐身”,主要还是指减少雷达反射信号方面,同时尽量避免牺牲载重和机动性。其实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些相关的测试工作已经在现役

F-14 上开展了,雷达信号专家知道如何去做。虽然 F-14

本身体形庞大,但是机腹半埋的挂弹设计,以及旋转的主翼下不用携带额外油箱(机内载油量较高),使得其基本的雷达反射面积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定义完了以上基本的 F-14D 改进指标后,下面再来看看具体的改进细节:

1.换装 ATF 计划的 F-119 或 F-120 发动机。测试证明,安装 F-119

已经被证明可行,而再升级 GE 的 F-120 也未尝不可。总之目标是使用推力达 4 万磅(约 18,144 千克)级别的涡扇发动机。

2.使用矢量控制喷嘴,赋予飞机超强的俯仰、横滚和转向控制力。

3.超高频天线植入增加弦展的前缘襟翼中,增强对敌方隐身飞机的探测和追踪能力。而低频雷达对于捕捉雷达反射面小的目标很有效,格鲁曼公司在 1990

年左右就测试过类似的天线阵列。

格鲁曼 10 多年前便设想过多种 F-14D

可能的改进型号,有些方案在隐身方面有突破,也能实现上述的大部分要求,而对结构上的变动以及气动性能影响不大。绝大多数的改进都不需要对雄猫“伤筋动骨”。

对于飞机设计的看法

与普通商业客机一样,战斗机的设计也是在一定性能指标的框架内,与基本的物理学、空气动力学原理作斗争。只不过战斗机还需要考虑更多的指标,比如必须事先确定对于某种型号来说,是超音速性能更重要,还是亚音速下的格斗能力,或者长时间的巡航距离优先。现在的时代更要考虑隐身与反隐身,电子对抗等问题。只有明确哪些性能是主要目标,才能设计出具有特长的达标产品。如果想要短距/垂直起降飞机,没问题,可以造出来,但是别指望它成为一流的战斗轰炸机。

而想要一种耐用的远程战斗轰炸机,可以按照任务需求全新绘制草图,也可以对现有型号进行改进。我们更支持后者的想法。可以为现役飞机改装符合时代的先进武器、探测设备、通讯设备和电子对抗装置,帮助飞行员掌握战场动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但这终究还是需要飞行平台本身具有称职的实力。

第一页    上一页    第10页/共12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