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绝对空优——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F-15 鹰战斗机发展史(26)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F-15 机尾特写。后机身中央整流体、尾撑、着陆拦阻钩、收敛-扩散喷口均清晰可见

F-15 主动控制技术验证机的机尾。其轴对称矢量喷口已经偏转机翼F-15 的机翼设计是依据半经验和当时的线性理论方法选择机翼参数组合,利用飞机设计一体化系统(CADE)进行分析研究,然后选择有利方案进行吹风试验,选定最终的机翼参数。经过长达

1 年的吹风试验,对 800 个机翼变量进行了试验,包括 74 种机翼外形和 54 中变弯度措施。最后确定了两种方案:方案一,展弦比 2.5,根梢比 5,前缘后掠角 50°,带前缘锥形襟翼;方案二,展弦比

3,根梢比 2.5,前缘后掠角 45°,固定前缘锥形扭转。经过各类改进之后,方案二入选。最终

F-15 的机翼方案为:切尖三角翼,无前后缘机动襟翼,采用前缘固定锥形扭转设计。前缘后掠 45 度,机翼相对厚度为

6%/3%(翼根/翼尖),展弦比为 3,根梢比为 5,翼面积 56.48 平方米,下反角 1°,安装角

0°。机翼上仅有后缘高升力襟翼和副翼共 4 个操纵面。F-15

采用切尖三角翼翼形的原因是很显然的,三角翼在改善机翼结构、增大机内容积方面有较大优势,同时可以使飞机在跨音速区的阻力增加变得更加平缓,飞机跨音速时焦点移动量也较小,减小了配平阻力。不过,在

F-15 原型机试飞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该机并没有翼尖斜切结构。但在试飞过程中发现,F-15 在 9,144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6页/共57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