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5(Su-25)“蛙足”攻击机(15)
尾部的红外干扰灯
所携带的武器包括装于机腹前起落架左侧的 30 毫米双管机炮,每侧翼下各带一束代号为“旋风”的 9M120
型(AT-9)管发射式超音速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每束有 8 枚,最大射程为 8-10 公里,可击穿 1,000
毫米厚的装甲,这是一种可对付空中和地面目标的两用导弹,除了用来反坦克外,还可以用来打击时速低于 800 公里的空中目标。其它武器包括激光制导的 AS-10 及
AS-14、火箭/冲压发动机推进的 AS-17、反辐射的 AS-11 等空-地导弹,以及 KAB-500 激光制导炸弹及 AA-8
空-空导弹。此外该机翼尖还有电子对抗设备吊舱。Su-25TM
在设计中吸取了侵阿作战中的经验教训,其导航/攻击系统基本具备自主进入及脱离战区的能力,目标跟踪、武器的选择及发射的自动化能力也增强。在 1991
年迪拜航展上的出口编号为 Su-25TK。同年生产的首批 10 架用于部队的验收试飞。
与其前身 Su-25 和 70 年代设计的非常早期型近距支援飞机、如美国的 A-10 相比。Su-39
的确具有更加复杂的系统和更加广泛的任务范围。特别是机载武器系统的攻击能力和探测系统的探测能力超过了英国的”鹞”GR7。但是,目前也有人对改进的 Su-39
的实际作战能力提出了一定的置疑和问题:首先表现在,认为它的驾驶舱现代化改进程度不够好,因为除了在右侧安装了平视显示器和阴极射线管之外,Su-39
驾驶舱内的布局几乎与它的前身 Su-25
的没有什么两样。舱内既没有人们所期望看到的一个具有两或三个多功能显示器的仪表板和装在油门和驾驶杆上的设计精巧的操纵手柄(HOTAS-手不离杆)。也没有采用全数字式键盘的平视显示器。
Su-39 的作战能力和性能水平比它的前身 Su-25T
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难以与目前西方用于执行同种作战任务的对地攻击机的能力和性能相提并论。尽管有关该机的机载航空电子系统和武器已经大加渲染,但实际上,这些说起来属于高水平的设备和武器。或者目前尚未达到生产阶段,或者由于该机自身设计的固有限制、使它们的应有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或许这些问题有些最终总能够通过采购西方国家研制的一些现代化设备得以解决,但是,就目前
Su-39 的能力来说,它更加适合于在像第三世界局部战争那样的低威胁战场环境中使用。
Su-25KM“蝎子”
由以色列 Elbit
集团和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航空制造公司合作的,改造 Su-25K 的“蝎子”计划初步成功。2001 年 4 月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