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四代喷气式轰炸机
评说四代喷气式轰炸机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喷气式轰炸机分成四代,概括起来说:第一代轰炸机技术成熟,第二代轰炸机“昙花一现,第三代轰炸机难胜重任,第四代轰炸机初显锋芒。 B―52、图―95、图―16、轰―6、“火神”等第一代喷气式战略轰炸机的设计最为成功,生命力也最强。它们大都经过战争的洗礼,受到过严峻的考验,且有不凡的表现。这些飞机具有航程远、载弹量大、结构结实、寿命长、用途广等优点,经过改进改型,部分第一代的喷气式战略轰炸机仍能在军中发挥余热,有的机型甚至因其具有较高的作战效能,而可继续担当主力的角色。其“军龄”将远远超过现役的轰炸机驾驶员。老一辈的飞机设计师们,在不经意间,为世界航空史书写了一篇神奇的故事。 第二代喷气式战略轰炸机虽然实现了超音速飞行,在技术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跨越,但尚不够成熟,且造价过高。受“导弹万能论”的影响,B―70、B―58、T-4等型飞机生不逢时,不是短命就是夭折,幸存者很少。它们成为“昙花一现”的一代。 第三代喷气式战略轰炸机采用了变后掠翼、涡轮风扇发动机、翼身融合体、综合电子系统、精确导航系统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速度范围大、突防手段多、攻击能力强。但它们过于复杂,存在的技术问题较多,可靠性不高,使用和维修不便,虽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和改进,仍难以承担重任。 1978年开始研制,1988年出厂,1989年7月首飞的B-2隐身轰炸机,就技术水平而言,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战略轰炸机,也是目前唯一的第四代喷气式轰炸机。该机之所以能“一枝独秀”,是因为俄罗斯新一代的T―60S隐身中程战略轰炸机仍处于研制阶段,还没问世。B―2虽然以“隐身”见长,但它也存在着造价昂贵、维修费用高、使用受限等问题,加之其生产数量太少,在未来大规模的战争中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尚存有疑问。 从目前的情况看,技术先进但数量少、价格贵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尚不能取代第三代的战略轰炸机B-1B,甚至也不能立即用它们替换几十年前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战略轰炸机B-52。 20世纪末,美国空军经过论证后决定,在未来30年内,空中战略力量将由三代不同型号的远程轰炸机构成,其中,B―52为80~90架,B―1B为90余架,而最新型的B―2仅装备21架。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在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主导下,重新调整了军事和装备发展战略。2001年7月,美国国防部决定将现役的B-1B淘汰1/3,减至60架。理由是,这种飞机的设计思想已经过时(必须以低空高速的突防方式,穿越前苏联的雷达防线,对敌方的目标进行核打击),在制造、维护和使用方面,该机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机载计算机、电子对抗系统等机载设备不能正常工作,致使停飞时间过长,维修费用过高。B―2轰炸机的隐身突防能力虽然很强,但它的勤务保障更困难,维修和使用费用更高。 2001年12月10日,一位政府官员向记者透露: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已提出了一项恢复生产B-2飞机的建议。 看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群,还得由老式的B-52唱主角、挑大梁。到它们退役时,B-52家族的寿命将接近100岁!这是一个奇迹,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的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喷气式战略轰炸机的设计基本上是失败的(至少是不够成功)。 由此可见,在航空装备的发展中,技术并非决定一切的因素。不管军用飞机采用什么样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都必须看其最终的结果――综合作战效能。只有符合现实的和未来的空军作战思想,且军事经济效益高的兵器,才能有较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