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喷气式轰炸机
第一代喷气式轰炸机
1945年,英国和美国分别开始研制“坎培拉”轻型轰炸机和B-47“同温层喷气”中程战略轰炸机,这些飞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装备部队。其中,波音公司设计的B-47,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后掠机翼、自行车式起落架和翼下吊挂发动机的喷气式轰炸机。 为了满足美国空军核战略威慑的需要,康维尔公司于1946年8月,开发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程超重型战略轰炸机B-36。 1947年,前苏联试飞成功伊尔-28轻型轰炸机,其作战性能与“坎培拉”相当,该机亦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进入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服役的。 英国是研制中程战略轰炸机最多的国家。1947年,根据英国空军的要求,汉德利?佩奇公司、英国飞机公司和霍克?西德利公司开始为军方设计“胜利者”、“勇士”、“火神”式轰炸机。“勇士”与“胜利者”的气动外形多少有些雷同,它们都采用后尾式布局、翼根部进气、高置平尾和小后掠角的主翼。“火神”虽然也选择了翼根两侧进气方式,但它采用的是无尾三角翼布局。“勇士”于1951年5月率先试飞,1955年开始交付使用,“胜利者”和“火神”则迟至1957年才进入部队服役。 在第一代中程战略轰炸机中,只有一种型号的飞机采用双发设计,这就是着名的图-16“獾”式轰炸机。该机由前苏联的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1952年首飞成功,1954年投入批生产并装备部队使用。其尺寸和作战性能与美国的B-47,英国的“勇士”、“火神”、“胜利者”等轰炸机基本相当。 “獾”式轰炸机的机身细长,翼展较大,两台发动机位于机翼根部,外形洗练,线条流畅,一气呵成,体现出很高的整体艺术品味。该机在同代轰炸机中是最漂亮的一种,因而获得了“空中美男子”的雅号。 第一代喷气式战略轰炸机的代表作是B-52“同温层堡垒”远程战略轰炸机。该机是波音公司的产儿,1946年开始方案设计,1952年4月首飞成功,1955年6月装备部队。50年来,B-52一直是美国空军的主力轰炸机,它的岁数要比所有驾驶该型机的现役空勒人员都要大,已整整陪伴了两三代美国战略空军的飞行员。 苏联米亚西舍夫设计集团研制的米亚-4“野牛”重型喷气式轰炸机的大小和吨位比美国的B-52略小一点,是苏联空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力轰炸机之一。 能与B-52相颉颃的另一种远程战略轰炸机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图-95“熊”式轰炸机。该机于1951年开始研制,1954年首飞,1956年交付使用。 图-95的一大特点是采用了4台HK-12MB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每台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4975马力,其功率之大,至今无出其右者。与涡喷发动机相比,涡桨发动机比较省油,航程较远,但飞行阻力偏大,因而飞行速度不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