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军队“绝妙合作”:击毙日海军中将山县正乡(3)
“晴空”飞船
1938年,日本海军要求研制两种4引擎大型飞机:岸基的大型陆上攻击机(即重轰炸机)和大型飞船(即水上飞机),对其性能要求差不多。但中岛公司的13试大攻(后改称“深山”)未达到军方要求,研制失败。而擅长水上飞机设计的川西公司研制的13试大艇在1940年末试飞中显示出优异性能,于1942年被军方制式采用,称为2式大艇。
川西公司在设计时煞费苦心。飞机的主翼展弦比如考虑航程以10为好,如考虑航速则以8为佳,于是取中间值9——兼顾航程与航速。其翼展达37.98米,翼面积160米2,并有双重襟翼以改善起落性能。28.12米长的机身很窄但很高,腹部像带双级断阶的滑行艇,头部还有防浪抑波板。4台1680马力的“火星”22型气冷发动机装在高单翼上。其性能在世界同期大型水上飞机中遥遥领先。
2式大艇有下列型号:2式大艇11型(h8k1);2式大艇21型(h8k2)背部有电动枪塔,为产量最多的型别;2式大艇22型(h8k3),翼下浮筒可收到翼尖、装甲增强;客运型“晴空”32型(h8k2-l)。1944年投入使用的“晴空”拆除了一些武器,其燃油箱设在机身内活动甲板下和主翼内,均为三重橡胶被覆的防弹自动堵漏油箱。艇身内上下两层共有5个客舱,最多可容乘客64人。其最大速度420千米/小时,载客29名并载货1.7吨时的最大航程达4440千米。“晴空”32型包括改造共生产36架。由于战时轻金属缺乏,各型2式大艇只生产了167架,在二战结束时仅剩3架(包括一架“睛空”)。其中一架被美国海军运回国研究,发现其各方面性能远远超过pb2y水上飞机。后该机保存在诺福克,1979年7月归还日本,现保存在东京“船的科学馆”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