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

分类: 图书,文学(旧类),综合,
品牌: 钱锺书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486 页
·出版日期:2002年
·ISBN:7108017261
·条形码:978710801726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由钱锺书先生和杨绛先生提供文稿和样书,比较全面地呈现了钱锺书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钱锺书先生是我国当代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者、作家,其著作博大精深,融贯古今中外,被视为人类文化中具有经典性的巨著。
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一书。《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编辑推荐钱钟书是世所罕见的奇才,其开创的横贯中西的学习研究被后世学人尊为"钱学",其作品是现代作家中罕见的字字珠玑之作。读钱钟书先生的著作立感视野开阔、世事洞明。《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是钱钟书的作品集中的三本,均系奇妙之论,读来是一种大大的享受。
目录
序
魔鬼夜访钱锤书先生
窗
论快乐
说笑
吃饭
……[看更多目录]
序言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
(代序)
杨 绛
我谨以眷属的身份,向读者说说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因为他在病中,不能自己写序。
他不愿意出《全集》,认为自己的作品不值得全部收集。他也不愿意出《选集》,压根儿不愿意出《集》,因为他的作品各式各样,糅合不到一起。作品一一出版就行了,何必再多事出什么《集》。
但从事出版的同志们从读者需求出发,提出了不同意见,大致可归纳为三点。(一)钱锺书的作品,由他点滴授权,在台湾已出了《作品集》。咱们大陆上倒不让出?(二)《谈艺录》、《管锥编》出版后,他曾再三修改,大量增删。出版者为了印刷的方便,《谈艺录》再版时把《补遗》和《补订》附在卷末,《管锥编》的《增订》是另册出版的。读者阅读不便。出《集》重排,可把《补遗》、《补订》和《增订》的段落,一一纳入原文,读者就可以一口气读个完整。(三)尽管自己不出《集》,难保旁人不侵权擅自出《集》。
钱锺书觉得说来也有道理,终于同意出《钱锺书集》。随后他因病住医院,出《钱锺书集》的事就由三联书店和诸位友好协力担任。我是代他和书店并各友好联络的人。
钱锺书绝对不敢以大师自居。他从不厕身大师之列。他不开宗立派,不传授弟子。他绝不号召对他作品进行研究,也不喜旁人为他号召,严肃认真的研究是不用号召的。《钱锺书集》不是他的一家言。《谈艺录》和《管锥编》是他的读书心得,供会心的读者阅读欣赏。他偶尔听到入耳的称许,会惊喜又惊奇。《七缀集》文字比较明白易晓,也同样不是普及性读物。他酷爱诗。我国的旧体诗之外,西洋德、意、英、法原文诗他熟读的真不少,诗的意境是他深有领会的。所以他评价自己的《诗存》只是恰如其分。他对自己的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以及散文等创作,都不大满意。尽管电视剧《围城》给原作赢得广泛的读者,他对这部小说确实不大满意。他的早年作品唤不起他多大兴趣。“小时候干的营生”会使他“骇且笑”,不过也并不认为见不得人。谁都有个成长的过程,而且,清一色的性格不多见。钱锺书常说自己是“一束矛盾”。本《集》的作品不是洽调一致的,只不过同出钱锺书笔下而已。
钱锺书六十年前曾对我说:他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六十年来,他就写了几本书。本《集》收集了他的主要作品。凭他自己说的“志气不大”,《钱锺书集》只能是菲薄的奉献。我希望他毕生的虚心和努力,能得到尊重。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文摘书摘
狗和它自己影子的故事:狗衔肉过桥,看见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一只狗也衔着肉,因而放弃了嘴里的肉,跟影子打架,要抢影子衔的肉,结果把嘴里的肉都丢了。这篇寓言的本意是戒贪得,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应用到旁的方面。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譬如这只衔肉的狗,照镜以后,反害它大叫大闹,空把自己的影子,当作攻击狂吠的对象。可见有些东西最好不要对镜自照。
天文家的故事:天文家仰面看星象,失足掉在井里,大叫“救命”;他的邻居听见了,叹气说:“谁叫他只望着高处,不管地下呢!”只向高处看,不顾脚下的结果,有时是下井,有时是下野或者下台。不过,下去以后,决不说是不小心掉下去的,只说有意去做下属的调查和工作。譬如这位天文家就有很好的借口:坐井观天。真的,我们就是下去以后,眼睛还是向上看的。
假使恋爱是人生的必需,那末,友谊只能算是一种奢侈;所以,上帝垂怜阿大(Adam)的孤寂,只为他造了夏娃,并未另造个阿二。我们常把火焰来比恋爱,这个比喻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贴切。恋爱跟火同样的贪滥,同样的会蔓延,同样的残忍,消灭了坚牢结实的原料,把灰烬去换光明和热烈。像摆伦,像哥德,像缪塞,野火似的卷过了人生一世,一个个白色的、栗色的、棕色的情妇(une blonde,chataine ou brune maitresse,缪塞的妙句)的血淋淋的红心、白心、黄心(孙行者的神通),都烧炙成死灰,只算供给了燃料。情妇虽然要新的才有趣,朋友还让旧的好。时间对于友谊的磨蚀,好比水流过石子,反把它洗琢得光洁了。因为友谊不是尖利的需要,所以在好朋友间,极少发生那厌倦的先驱,一种餍足的情绪,像我们吃完最后一道菜,放下刀叉,靠着椅背,准备叫侍者上咖啡时的感觉,这当然不可一概而沦,看你有的是什么朋友。
后汉末散文家孔融是个奇童。他十岁(至多九岁,按照西方 对年龄的计算方法)时请见河南尹李膺,对答如流,客座“莫不叹息。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而聪了,人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慧乎?”’(《后汉书·郑孔荀列传》;一见《世说·言语),作:“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在中国已成为谚语。文艺复兴时包其奥的名著《诙谐录》里有一则。教皇驾临佛罗伦萨,一个十岁的小孩子晋见,谈吐文雅,一位红衣大主教在场,就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