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飞行员眼中的米格-29(MiG-29)与苏-27(Su-27)(5)
米后离地升空,速度 135 节。苏-27 的短距起降性能明显优于美国的类似飞机,它们至少还需要增加 600 米才能起降。
苏-27
装备有四通道模拟电传飞行操纵系统。飞机对操纵杆的反应比预料的要敏捷迅速。他们一到试飞场,戴维就作了几个横滚和半滚倒转机动感受一下这种飞机。然后他作了一个半滚 8
字,一个低速斤斗和一个大过载转弯。所有这些项目中飞机只发生正常的抖动,显示了只有小型战斗机才可能具有的机动性。
然而,布加乔夫作了他那著名的“眼镜蛇”机动,速度 400 公里/小时,高度 3,000 米时,他开始进入机动。布加乔夫迅速拉杆,使攻角达到 90°以上,但飞机仍然水平向前移动,戴维注意到这时飞机速度已降到
153 公里/小时。必须说明,单座苏-27 的重心靠近后部,用它来作“眼镜蛇”机动,布加乔夫通常能达到 130°
攻角。
尽管“眼镜蛇”机动在实战中没有多少价值,但它却体现了这种飞机的低速机动性,说明苏-27 飞机能使机头精确地指向目标。
其余的飞行课目便平淡无奇了。英国塔台引导他进入机场。高度 305 米,速度 550
公里/小时,他作了一个标准的“海军飞机退出战斗”的飞行动作。在进场着陆时,他发现苏-27 飞机对俯仰和滚转操纵反应以及油门操纵的很小变化都很敏感。飞机以速度
230 公里/小时,攻角 12° 接地。在 1 小时 6 分钟的飞行中,共耗油 3.4 吨。
难分胜负
空战中情况多变,很难说俄美两家飞机谁胜谁负。在远距和中距空战中,西方战斗机由于具有更可靠的探测、识别和雷达系统,使用先进的中距空空导弹将占有优势。但在近距空战中,使用近距导弹和航炮,俄制飞机将占有优势。究竟谁胜谁负,归根结底,将取决于飞行员。
俄国人正努力改进他们认为的不足之处。他们已在空气动力设计、冶金材料工艺和发动机制造方面做得极为出色。目前,他们正努力改进电子设备,以提高飞行员对复杂多变的空战情况的警觉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