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Su-27)飞机眼镜蛇机动及其战术意义(6)
“航展所用飞机机头已经过专门修形”,应该指格罗莫夫试飞院的
Su-27,该机去掉了 IRST
3 战术意义
Su-27
飞机的过失速机动——“普加乔夫眼镜蛇”、“尾冲”和“赫伯斯特”机动等都是典型的快速机动动作,都具有快速指向的能力,在近距空战中不但可以作为进攻的战术手段,而且可以作为有效防御的战术手段。概括起来,过失速机动具有以下战术意义:
(1) 过失速机动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战的情景,即取决于敌机的相对位置,飞行速度以及武器系统的能力。
(2) 在使用过失速机动动作,尤其是使用“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时,目标的机动对飞机机头的瞄准影响很小。因为该机动的状态时间非常短。
(3)
实际近距空战中,当我机在蛇形转弯或盘旋等机动过程中发现后方距离较近的敌机时,适时使用“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快速减速,可使敌机“冲到”前方,使我机处于有利的攻击位置。
(4) 在使用全方位导弹的空战中,利用过失速机动动作可在更大范围内攻击敌机,与常规机动相比,可为飞行员提供更多的发射导弹的机会。
(5) 当我机受到敌机导弹攻击时,使用过失速机动动作可迅速地改变姿态,减小遭受攻击的可能性。
4 结束语
Su-27
飞机的“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不是由技术人员设计和预先计算出来的,最初总设计师也不知道飞机有能力完成这个动作。在进行了大迎角特性试飞后,试飞员
ИП.沃尔科和试飞工程师在共同分析飞机的大迎角特性时,发现大迎角条件下飞机具有很大的俯仰角速度和良好的操纵性、稳定性,于是提出要进一步试飞。首先在失速/尾旋模拟器上逐渐深入摸索开发出这一动作,之后于
1987 年 9 月由
ИП.沃尔科在飞行试验中完成。这一动作的产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飞行试验的重要性,也反映了试飞员参与设计、分析、开发的重要性和在科研试飞中的作用。只有充分挖掘飞机潜力,充分发挥飞机的战术性能,才能促进作战手段的提高,才能在现代战场上扬长避短、克敌制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