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志愿航空队轰炸机部队在中国(1937-1946)(3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三架轰炸机按密集楔型编队飞行,依靠自卫火力互相掩护击退了敌机,最终击落了五架战机,所有轰炸机安全返回基地。在机场每一架 SB

都被发现有 50 到 70

个弹洞,一名炮手腿部受伤。斯柳萨列夫的部队在最后一次行动中参加了中国军队在老垧的反攻,他们得到了由中国飞行员驾驶的 I-16

的掩护,他们轰炸了日本步兵和炮兵部队,所以挂载了 70% 的集束炸弹。

SB-2 编队出击

1938 年 10

月发动机寿命问题再次浮现,再次需要前往兰州换发,在兰州已经成立一个维修基地。中国空军轰炸机部队方面,只有第一和第四航空中队还有持续作战能力,也只剩下少数飞机可用。第二中队从前线撤回到南阳洋,然后飞往柳州。斯柳萨列夫部队机组人员负责到伊尔库茨克运送新的

SB,到 1939 年春他们已经运送了 60 架 SB 到中国,大多移交给中国空军。1939

年 2 月最后的飞行员乘卡车回到苏联,该部队进入中国时有 60 名人员,最后仅 16 人回到苏联。而全部约有 200

名志愿人员在中国牺牲。

从这以后,留在中国的苏联 SB 机组人员大幅减少,直到 1940 年 5

月全部撤出。中国空军的 SB 部队数量显著扩大,SB

的改装训练都在成都太平寺机场进行,在此建立了苏联飞行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教员的培训中心,到 1939 年年中已为中国空军培训了约 120

名人员。

第一页    上一页    第33页/共45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