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志愿航空队轰炸机部队在中国(1937-1946)(25)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苏联和中国飞行员的主动出击轰炸日军机场的行动终于迫使敌人将主要航空力量撤退到前线后面。这降低了日军空中攻击的效能,并需要战斗机护航支援,日本第

2

联合航空队参谋长玄田提议启用靠近前线的“特殊加油基地”,这种基地苏方称为“跳板机场”。日本人认为他们在远程飞行作战方面缺乏经验,在中国战场由于轰炸机没有护航孤军深入,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与日本人不同,SB 轰炸机在最初几个月的战斗中也没有战斗机护航,但是 SB

速度很快,即使在挂满炸弹的时候。日军的 95 式和 96 式(A5M4,美国人称“克劳德”)舰载战斗机的速度均无法超越

SB,并且火力不足,威胁不大。波雷宁后来回忆说:“……我们的 SB

时速超过日本战斗机,并没有受到其威胁。强大的自卫火力可以击退其攻击,如果需要,就我们的速度而言,我们可以脱离和对手的接触。SB

更多损失在中国境内简陋的设备和机场上。”一次中国飞行员驾驶 SB

夜降广州坠毁,事后查明原因是由于机场开挖填埋管道,管道就摆放在跑道上。一次蒂托夫机组无法在备降机场落地,是因为跑道上有 TB-3

留下的车辙。在危险侧风下降落后,他一针见血的对该机场指挥官说:“我们是来帮助中国的,而不是来撞毁飞机的,所以请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填平跑道上的车辙。这一点清楚吗?”经过

10 至 15 分钟,大约有 300 民工手提装土的箩筐跑出来,唱着劳动号子开始工作。

第一页    上一页    第25页/共45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