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志愿航空队轰炸机部队在中国(1937-1946)(11)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就是“首席领航员”。开党组织会议时要中国人保密,任何局外人闯入,会议就会马上变成“技术性讨论”。所有人员身份都保密,甚至在莫斯科都有命令不准许市民谈论此事,但这也无法改变苏联人与中国人之间很大的人种外貌差别。同时日本人在中国的情报网络运作很有效,而且

SB,I-15,I-16

等苏制飞机并不是什么保密的型号,在莫斯科军事游行和米兰及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中早就抛头露面过,两国对此只是心照不宣。虽然如此,飞机渡运中国时还是去掉了任何国家标记。

10 月 30 日的情况是:在阿拉木图仍有 8 架

SB,乌鲁木齐市两架(其中 1 架损坏),九架在兰州市,两架在肃州,两架在昂兴州(一机为 I-16

战斗机编队引导机),此外八架刚飞离出乌鲁木齐,总共 31 架。10 月 22 日 6 架 TB-3

重型轰炸机从阿拉木图起飞。这些飞机已被苏军用了大约一年,其中四架来自前面提到的第 23 航空旅,两架从罗斯托夫飞来。与苏联飞行员操作的

SB 不同,这些 TB-3 将移交给中国,苏联飞行员仅参加运送和作教练。从阿拉木图起飞的 TB-3 每架弹舱内挂载了十枚

FAB-1000 炸弹,机翼下两枚 FAB-500 炸弹或四枚 FAB-250 炸弹,此外每架飞机还装了两个基数的机枪弹药。

SB-2

10 月 27 日 TB 降落乌鲁木齐,然后于 10 月 31

日顺利飞到兰州。到 11 月 6 日,已有 27 架SB,57 架 I-16,6 架 TB-3 和 4 架 UTI-4(I-16

第一页    上一页    第11页/共45页    下一页    最后页
第01页 第02页 第03页 第04页 第05页 第06页 第07页 第08页 第0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