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志愿航空队轰炸机部队在中国(1937-1946)(32)
1938 年 8 月 18 日攻击湖口附近一个舰艇编队时,只打开三分之一氧气阀门,返航时被高炮破片切断氧气管,失去了知觉。
一个小时后飞机降至 6,500 至 7,000 时他才有一点知觉,此时燃料已用尽,只能迫降,机组生还飞机被毁。

中岛
Ki-27 97 式战斗机
作战中还暴露了苏军的指挥协调问题,苏机虽然装备了电台,但并不先进,飞行员也不喜欢用,为了减轻重量往往被拆除,另一方面日军可以截获苏机的无线电通信,并实施干扰或者欺骗。苏机编队全靠视觉接触,如果领队机被击落,编队中的其他飞机就群龙无首,无法有效协调。
由于缺乏可靠方向定位手段,给作战带来很大困扰。有一次一个编队的 12 架
SB 在云中迷失,迫降在不同地点,指挥官赫留金为此遭受处罚,幸好飞机只受到轻微的损害。1941 年 9 月 23
日中国第一大队大队长顾兆祥率领第一和第二大队联合编队轰炸洞庭湖附近日军阵地,因为他的座机出现故障无法继续飞行,导致整个编队解体,作战使命夭折,在混乱中很多飞机迷航迫降。
1938 年 8 月 3 日苏联飞行员驾驶三架 SB(斯柳萨列夫,Kotov,Anisimov),成功地突然从
7,200
米高度轰炸了安庆机场。一枚高炮炮弹碎片击中斯柳萨列夫飞机的发动机增压器,开始失去高度。突然有两架日本战斗机斜杀过来,并招来二十多架日机狼群(大部分为
96,有一些较旧型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