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Z37“麋鹿”极简史(4)
图示飞机属于第一批生产型 P.37A
令波兰人扼腕的是,如果没有那场战争,“麋鹿”绝对会成为一种“国际”战机。PZL 曾计划生产 P.37 的外销型号 P.37C(使用 GR 14N01 引擎)和 P.37D(使用 GR 14N21 引擎),这两种机型都吸引了欧洲小国的眼球:比利时政府购买了“麋鹿”的生产许可证、希腊订购了 12 架并存在继续增购 12 架的可能、保加利亚表示了 15 架 P.37C 的购买意向、南斯拉夫购买了 20 架、罗马尼亚希望购买 30 架 P.37D 及在国内生产该机的许可证、土耳其表示了先购买 10 架再利用进口散件组装 25 架 P.37D 的意向,对“麋鹿”感兴趣的国家还有丹麦、爱沙尼亚及芬兰等,西班牙共和政府也曾暗中订购了 50 架 P.37C,可是还没等到这些飞机交付使用,西班牙内战就已经结束了……如果以上的定单或意向都能落实的话,“麋鹿”的生产线一定可以运转到 1940 年。

一批等待交付的 P.37A
正式服役
第一批 P.37(主要是 A 和 A 比斯) 在 1938 年末交付作战部队使用,它们装备了第一航空团下辖的 210 和 220 两个轰炸机中队(前者包括 211 和 212 小队,后者包括 221 和 222 小队,每个小队均由 9 架飞机组成),不过由于电台、自卫机枪、炸弹挂架和螺旋桨等相关设备供应不畅,P.37 的交付工作进行的异常缓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