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D“蹂躏者”鱼雷轰炸机(9)
T BD-1A 进行低空鱼雷测试, 地点位于罗德岛纽波特鱼雷站,1941 年 10 月
写到这里,还得回过头说说当时美军舰载鱼雷机的主要攻击武 器--布里斯.李维特 MK.13 鱼雷。虽然贵为美国海军第一种航空鱼雷,但该设计彻头彻尾是个失败,在使用中问题不断 ,往往在入水后就一头扎入海底或是在与水面接触时就断成两截。因此,对其进行改良就成了海军的当务之急。由于 TBD-1A 的低速度和飞行的稳定性使得其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武器投放平台。从 42 年五月到 43 年 5 月,该机在第二 试验中队的飞行员操作下不断地进行各种投雷实验,而科研人员也根据这些试验所得的数据对 MK.13 鱼雷进行了一系 列的改良。不过要说明的是,直到加利福尼亚工业学院为 MK.13 鱼雷设计出特殊的尾环,该武器的质量一直不过关。
在为海军的鱼雷试验鞠躬尽粹后,TBD-1A 还被用于一些飞机 气动外形和机载设备的实验,直到 43 年 9 月 22 日才退出现役,并于第二天被拆毁。
1937 年秋,海军五艘航空母舰中的四艘(“萨拉托加”号, “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以及“企业”号)已经被决定换装 TBD-1 鱼雷攻击机,只有“突击者”号由于甲板太 短不适于“蹂躏者”起降而被摒弃在外(后来还是配备了一些该型飞机)。
第一个装备 TBD 的单位是搭载于“萨拉托加”号上的 VT-3, 1937 年 10 月 5 日第一架新飞机送到了他们的手中。短短两个月之内,所需的十八架飞机全部到位(机身编号从“3 -T-1”到“3-T-18”),使得该部可以一次出动六个三机编队执行任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VT-3 的飞行员们在 TBD 的操作手册中加入了这么一条:每回起飞前都必须对将机翼锁定在水平位置的螺栓确认一番。这决非哪位飞行员一时的 心血来潮之举,而是来自于血的教训--有一位年轻的飞行员忽略了这一步骤,在起飞后强大的上升气流使得一侧未锁定 的机翼向上折起,飞机当即向左翻滚坠毁,机毁人亡。所幸,这项工作做起来并不困难,飞行员只需在座舱内就可以通 过观察机翼上凸起的标志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