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38年后再燃保钓热火 马英九曾称不惜一战(4)
3年后,王津平回到了台湾。其时,台湾以及海外的“保钓”浪潮已经慢慢沉寂下来,但对于经历过这场风暴洗礼的王津平来说,“保钓”运动中所弥漫出的爱国情怀却似乎已经深入他的骨髓,并在他日后的事业中延续着。
回到淡江大学,他发起了台湾民歌运动。“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把我启发了,我就觉得在台湾也应该有这种歌唱。”1978年清明节,王津平发起成立中国统一联盟。王津平说,中国统一联盟最初的发起人员中有三分之一是当年回到台湾的“老保钓”。
此后,台湾民间涌现的“保钓”浪潮,“老保钓”都有参与其中。“只要日本人有任何不应该有的动作,我们就在‘保钓’工作上不遗余力地推动。”
青黄不接
1996年7月,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北小岛设置太阳能灯塔,这激发了“老保钓”的愤怒。王津平和他的当年兄弟一路敲锣打鼓威风凛凛地杀往“日本驻台协会”,抗议日本的无耻行径。
在电视里看到日本要霸占钓鱼岛的场景,台北县永和市的青年黄锡麟有些热血沸腾,尤其是在这年的9月26日发生的故事让黄锡麟异常愤怒——香港全球华人保钓大联盟召集人陈毓祥从“保钓号”跳入钓鱼岛附近水域,表示中国人有权在国土领海中游泳,不幸遇溺身亡。
“过去,台湾被日本统治了五十年,已经够苦了。为什么他们还要这样对我们,台湾人真是没有用。我们要为台湾人争一口气。”这位祖籍江苏沛县的青年深感作为一名中国人,“保钓”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10月7日,黄锡麟随同200多名来自港澳台的“保钓”人士一起前往钓鱼岛宣示主权。从那时至今,台湾民间经历八次保钓行动,除了一次由于在海外无法前往,黄锡麟一场不落,其中,让他感觉最“沸腾”的一次是2003年10月9日,两岸三地一起“保钓”行动。
“当时,两岸三地的船在钓鱼岛海域虽然受到日本军舰的两面夹击,虽然日本军舰看起来很坚固,但是我们的船实在是英勇无比,日本保安厅的船被撞得惨不忍睹。”黄锡麟是那次台湾保钓行动小组执行长,他兴奋地对《国际先驱导报》说:“以前都是我们台湾船自己去,但这次是中国两岸三地力量合起来一起对抗日本,感觉不一样,心就像是在燃烧一样。”
只是由于当时民进党政府的打压,到2006年这三年间,黄锡麟连一次出海“保钓”的机会都没有。黄锡麟说,2006年“保钓”,他们回来还被罚了3万块。
这直接导致台湾民间保钓力量的青黄不接。“到今天,像我这样一干就十几年的没有几个,这个工作吃力不讨好,谁愿意干?”黄锡麟说,另一方面,这几年,民进党的“独化”教育,使得很多台湾年轻人根本不知道,钓鱼岛原来隶属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