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首代护卫舰战力对比:江湖级攻击力远超日舰(6)
中国第一代江湖ii级护卫舰534舰金华号
再来看一看“筑后”级,其在设计之初就是作为单纯的反潜护卫舰建造的。如同“江湖”i级严重偏向反舰火力一样,“筑后”级也理所当然地严重偏向了反潜火力。“筑后”级的烟囱后方、尾部桅杆前的甲板上,安装了一套美制mk112/37..潜导弹发射箱,用来发射美制“阿斯洛克”反潜导弹,这也是“筑后”级上唯一的导弹武器。“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是美、日、加拿大等国海军标准的反潜武器,射程2—10公里,战斗部为一枚mk46轻型自导鱼雷。作战时,“阿斯洛克”反潜导弹通过“筑后”级上的oqs3a舰壳声呐提供目标参数,从mk113发射箱中以45度角发射升空,弹体加速按预定的弹道飞行。当达到预定射程所必需的速度时,点火分离装置发出电信号,引爆固体火箭助推器的分离装置,使火箭助推器分离。由弹体构架和战斗部组成的部分继续沿弹道惯性飞行,到达预定时间(到达目标上空附近时),点火分离装置再次发出电信号引爆弹体构架分离装置,使战斗部与弹体构架分离。战斗部携带的是一枚声自导鱼雷,鱼雷后部的降落伞打开,使鱼雷减速安全入水。鱼雷入水后降落伞解脱.同时鱼雷启动并下潜到预定深度,利用声自导系统搜索、跟踪并攻击敌方潜艇。除了“阿斯洛克”,“筑后”级还装备有2座68型hos301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美国制造的mk46—5反潜鱼雷,用于近距离反潜。
在反舰武器方面,“筑后”级的武器可以用“可怜”来形容。该级舰没有装备任何反舰导弹,只有一座mk33型76毫米双管舰炮,反舰能力远弱于中国同时期的“江湖”i级。不过,“筑后”级上的mk33舰炮有gfcs-1舰炮指挥仪和1b型炮瞄雷达控制,射速达50发,分,单论舰炮的作战能力要比“江湖”i强。在反舰武器方面两舰差别巨大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当然是设计思想的不同,这个前面已经论述过。其二,则是冷战时期东西方集团对反舰导弹的认识有很大差距。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因为在航空母舰等领域落后于西方、海军总体实力比西方国家要差,为了挽回这种差距,采用了大力发展反舰导弹的思路,希望用突防能力强、威力大的反舰导弹摧毁西方的海上优势,以不对称的方式和对手抗衡。因此,苏联、中国和东欧国家的主战舰艇上普遍装备了早期以“冥河”为代表的反舰导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把反舰攻击任务交给了航空母舰上的舰载航空兵,对于航空母舰以外的其他作战舰艇,仍旧以火炮作为主要对海攻击武器。在反舰导弹的认识上西方国家直后知后觉,而且长期认为大威力远程防空导弹也可以当作反舰导弹来用。因此,西方早期的舰载防空导弹,如“黄铜骑士”、“海标枪”、“海蛇”等都有反舰能力。等西方国家真正认识到反舰导弹的价值、开发专门的反舰导弹,已经是70年代末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