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进苏-27战机内幕(3)
原来,在1998年初,付国祥接受了到俄罗斯考察的任务,其中一项就是试飞苏-27。俄罗斯军人特别崇拜强者,他们对中国人虽然很友好,但骨子里有些瞧不起人,有时甚至还故意出难题看你出丑。第一次带飞时,付国祥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那天的天气不太理想,能见度勉强达到开飞条件。一般情况下是不宜在这种情况下带飞的。可是,自负的俄方飞行教官不但坚持开飞,而且还钻到云层里做特技,几个特技动作下来便把飞机交给付国祥不管了。付国祥清醒地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带飞,而且也是对自己技术的一次考验,重要的是还关系着中国空军的声誉和祖国的荣誉。
虽然是初次驾驶苏-27,但付国祥很快就找到了感觉,规范准确地完成着动作。这时天气忽然转坏,按常规应该返航,但他还是坚持把规定的科目做完。由于是在陌生空域飞行,再加上在云中飞行看不到任何地标,给飞机返航带来很大困难。但他凭着自信和勇气,做了一个标准的直线穿云,飞机冲出云层,恰好正在跑道头。这时机场下着大雨,他稳收油门、减速、轻柔接地、放减速伞,几个动作一气呵成。
当飞机稳稳落地后,俄方教官投来钦佩的眼神并伸出大拇指连连夸奖。接着他又问付国祥飞了多少时间和多少机型。付国祥说已飞了2000多小时,能飞12种机型。俄教官会意地笑了,言外之意是难怪没能难住你。他拍拍付国祥的肩膀说:“军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珍视自己的荣誉。”付国祥回敬道:“这是军人的骄傲,但表达方式却不尽相同。”俄教官歉意地笑着与他握手言和,此后他们便成了好朋友。
中国第三代战机首飞成功
1998年末的一天,随着一颗绿色信号弹划向湛蓝的晴空,一架国产新型战机昂首呼啸直射蓝天……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只见新型战机忽而急速跃升,忽而小半径盘旋,忽而一个漂亮“s”形机动,使现场观摩的人目不暇接,激动万分;紧接着又是一个低空大速度,扣人心弦;低空小速度,又宛如一只大风筝展现在人们面前,使大家紧悬的心得到片刻的舒缓;最后一个动作是空中紧急放油,一条银色的航迹宛如一条美丽的缎带悬挂在蓝天……
一个新的奇迹产生了。在仅仅几年的时间内,经过各级卓有成效的组织领导、科研人员的刻苦攻关、一线工人的无私奉献、试飞人员的顽强拼搏,我国便诞生了自己生产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战机。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力量已实现质的飞跃,这对维护世界和平、保持地区稳定、加快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