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进苏-27战机内幕(2)
同年10月25日,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部长会议军事工业问题国家委员会主席别洛乌索夫,应邀率苏联政府代表团访华。这次访问,主要是举行中苏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混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对具体开展军事技术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举行会谈。通过几次会谈,就中方购买苏-27飞机问题的意见终于达成一致。11月1日上午,双方顺利签署了《中苏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混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第二次混合委员会取得了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12月中旬,苏联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格里申海军上将率苏联代表团再次来华,继续就苏-27飞机的具体问题进行政府间协议的谈判。尽管过程非常艰难,但最后双方还是达成了协议。12月28日,苏联向中国提供若干架苏-27飞机的合同在北京国贸大厦正式签订,从而使两国间的军事技术合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然而,1991年苏联发生了“八一九”事件,原定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苏召开第三次中苏军事技术合作混合委员会会议的计划不得不取消,给刚起步的中苏军事技术合作带来一层阴影。同年12月26日,苏联宣告解体。中苏间的军事技术合作因而被搁浅。随后,俄罗斯继承了原苏联的大部分遗产,也承担了所有条约和债务方面的责任。因此,我国和苏联的军事技术合作协定,也由俄罗斯接手后继续履行。尽管由于时局动荡耽误了一段时间,但中俄双方领导人都着眼于世界新格局和共同的国家利益,不久就建立起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的新的战略伙伴关系,中俄两国的军事技术合作很快即步入正常轨道。
中国试飞员走进俄罗斯空军学院
随着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两国不仅开展了广泛的军事技术合作,而且也加强了军队之间的互访、学习和交流。其中,到加加林空军学院参观学习,是中国军事代表团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所学院是俄罗斯空军的最高学府,也是俄空军军事教育与科研中心。20世纪60年代初,学院开始培养航天员。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就是从这儿走出来的。
访问中,加加林空军学院富有特色的教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院教学以实战为目的,集科研、实验、应用为一体。教官授课大都结合实战和案例来进行,重点是灌输一些新的作战理念和基本原则。
为了加快我国新一代战机的研制、生产进度,还由试飞部队选派了一批试飞员赴俄罗斯茹克夫斯基飞行学院考察和培训。在考察中,俄飞行教官高度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作风,过硬的飞行技术等,给试飞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带队领导付国祥大校曾两次在这个学院飞行过,这次故地重游使他倍感亲切。一位飞行教官指着付国祥跷着大拇指对大家说:“他的飞行技术是一流的,是你们中国空军的骄傲!”付国祥则风趣地说:“我们是不打不成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