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战军义县攻坚战:隔断锦州城与外拨的联系(3)
第一层:在城关外围附近设置警戒分队,大部分是地方武装,筑有一般单人掩体和轻机枪阵地,主要起通风报信作用。
第二层;利用城关外围的独立村庄或坟地筑有地堡群和布雷区,地堡是子母结合,均有交通壕、堑壤或外壕,互相贯通;
第三层:利用城关建筑物,构筑了重点支撑点式的防御,如在东关郑家屯,南关东西老爷庙,西南关的吴家小庙和火车站,大桥北头等地,均筑有外壕交通壕、地堡群、铁丝网、地雷、梅花桩、绊脚索、鹿砦,外壕底部布满了尖子向上的木桩、竹扦,还有封锁底部的暗堡;
第四层:在城墙外四、五米远处构筑了护城壕,深宽各三米多,壕前遍布各种障碍物, 火力点是明暗结合、上下结合、壕内与城内结合;
第五层;以古老城墙为依托,墙上有各种地堡、单人掩体、交通壕,并在城墙下筑有暗道和暗火力点。
各据点间均有电话联系,一有情况,即可呼唤城内炮兵支援。
城防工事大体构筑完毕之后,暂20师防御部署如下:以南门至城东北角为分界线,东南守备区指挥官为1团团长赵振华,以3营为东守备队,2营为南守备队,1营为预备队;西北守备区指挥官为2团团长王灿荆,以3营为西守备队;2营为北守备队,1营为预备队。以3团为总预备队策应各方面之战斗,指挥官为团长陈敬熙。山炮阵地配置在城内西北角,迫击炮阵地多数配置在城墙附近之死角处,师指挥所位于城中心鼓楼西南侧。
“东总”决心以9纵队1个师先包围义县,待4纵队赶到接替围城任务之后,该师再南下转向锦州以南之高桥,3纵队乘火车到达阜新下车、然后兼程赶往义县,配合第4纵队攻城。9月15日,9纵进至义县以南七里河、余家屯地区,4纵进至义县东南羊圈子、老君堡地区,3纵赶到阜新、新立屯一带,7纵进至法库周围地区,8纵先头师抵达彰武。是日,“东总”改变9纵原定南下锦州以南的作战任务,改调4纵南下攻歼兴城、绥中之敌,9纵则在义县以南阻击锦州向北增援之放,义县战斗由3纵统一指挥,并令7纵、8纵急速向义县前进,准备参加攻城战斗。20日,3纵各师抵达义县附近集结。2纵5师于19日乘火车输送至新立屯。这样一来,“东总”使用第3、第7、第8纵队及第5师、炮纵主力担负夺取义县之任务,就显得用兵过大。
20日12时30分,3纵致电“东总”,认为夺取义县很重要、是北宁线上我军作战的门户。希望早日决定攻义县部队。以便部署。又因为义县城不大,守敌战斗力不十分强,我使用兵力过大则施展不开,建议以3纵、5师和炮纵攻城即够用,另以8纵、9纵位于锦州以东、以北地区打援。“东总”即于当天复电表示同意。至此,3纵和5师正式接替了4纵、9纵攻歼义县城守敌的作战任务。3纵随即布置7师在城西、西南,8师在城南、东南,热辽军分区骑兵团、独立团在城北、西北,合围义县。23日,5师经强行军抵达义县、锦州之间兴隆店、余积屯以南地区,第二天接替了7师阵地。